耳聋疾病的注意事项
耳聋患者需注意避免噪音刺激、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听力,并做好心理调适与沟通辅助。耳聋可能由遗传、感染、外伤或老年性退化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干预。
1、避免噪音刺激
长期暴露于85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会加重听力损伤,建议使用降噪耳塞或远离嘈杂场所。突发性耳聋患者3个月内禁止接触高强度声音,如演唱会、工地机械声等。日常电视音量控制在40-60分贝,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
2、规范用药管理
突发性耳聋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微循环,禁用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老年性耳聋可配合维生素B1片、辅酶Q10胶囊营养神经,但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中耳炎继发耳聋需规范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
3、听力康复训练
佩戴助听器者需每日清洁耳模,初期从安静环境逐步适应声音识别。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需进行3-6个月言语康复训练,通过读唇练习和声音定位刺激听觉通路重建。可配合使用听力辅助APP进行频率敏感度测试。
4、心理社会支持
重度耳聋易引发社交恐惧和抑郁倾向,建议参加聋人协会互助小组。家属交流时应保持面对面姿势,配合手势或书写板辅助。儿童患者需关注语言发育迟缓问题,及早进行特殊教育干预。
5、并发症预防
传导性耳聋患者禁止游泳或潜水以防中耳压力伤,感音神经性耳聋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突发听力下降伴眩晕需排查梅尼埃病,耳道流脓发热可能提示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日常建议保持低盐饮食控制内耳水肿风险,适量补充锌元素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毛细胞修复。选择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改善内耳血供,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耳部充血。每6-12个月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出现耳鸣加重或平衡障碍需立即就诊。家属应学习基础手语沟通技巧,居家环境设置振动报警器等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