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主干心肌梗死怎么办
急性左主干心肌梗死可通过紧急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调脂稳定斑块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治疗。急性左主干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炎症反应、心肌氧供需失衡等原因引起。
1、紧急再灌注治疗
紧急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左主干心肌梗死的核心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适用于发病12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治疗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溶解血栓,适用于无法及时进行介入治疗的情况。再灌注治疗需在发病后尽早实施,以挽救濒死心肌。
2、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扩大和再形成。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这些药物需早期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长期维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或替格瑞洛片通常需要持续使用数月。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密切监测出血倾向。
3、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有助于抑制凝血酶生成和活性,防止血栓蔓延。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等。抗凝治疗通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和出血风险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抗凝方案。
4、调脂稳定斑块治疗
调脂稳定斑块治疗以他汀类药物为主,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这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炎症反应。治疗目标是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较低水平,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合并其他血管严重狭窄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手术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作为桥血管,绕过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段重建血运。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心功能、合并症及手术风险。术后需要严格抗血小板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
急性左主干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坚持规律服药,定期复诊评估心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根据心功能状况进行适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出现胸痛、气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