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与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病理改变。
1、胸痛
胸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心前区压迫感或绞痛,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疼痛可能向左肩、背部或下颌放射,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不缓解,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需完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2、心悸
心悸可能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患者自觉心跳沉重、不规律或漏跳感。部分患者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心律失常类型。治疗上可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需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
3、呼吸困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可能引起心功能减退,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肺水肿等左心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除规范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外,可联合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改善心功能。
4、无症状性缺血
部分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虽重,但无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ST-T改变,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无症状不代表病情轻微,仍需积极干预。除生活方式调整外,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事件。
5、急性冠脉综合征
当粥样斑块破裂引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属于急危重症。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剧烈胸痛、大汗淋漓、濒死感,可能伴随恶心呕吐。需立即呼叫急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格瑞洛片、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等药物,必要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胸痛加重、休息不能缓解或新发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