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CT怎么看
骨折CT主要通过观察骨皮质连续性、骨折线形态及周围软组织变化来判断损伤程度。影像学评估需重点关注骨折部位、移位方向、关节面受累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碎骨片。
CT扫描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走向和骨块的空间位置。横断面图像可判断骨折是否累及关节面,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有助于评估骨折的立体结构。对于隐匿性骨折,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具有更高检出率。三维重建可直观展示骨折全貌,为手术方案设计提供依据。扫描时需注意窗宽窗位调整,骨窗通常设置为窗宽2000HU、窗位500HU,软组织窗宽400HU、窗位40HU。
阅片时需系统观察骨皮质是否中断,骨髓腔密度是否改变。压缩性骨折可见椎体前缘楔形变,粉碎性骨折表现为多发骨碎片。病理性骨折需注意骨质破坏灶,应力性骨折可见细微骨小梁断裂。关节内骨折要评估关节面台阶状移位程度,骶骨骨折需观察骶孔是否受累。儿童青枝骨折表现为骨皮质皱褶,骨骨骺分离需测量骺板增宽程度。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CT检查,避免自行解读影像报告。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根据损伤类型选择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恢复期需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