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怎么治疗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可通过清理呼吸道、氧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通常由羊水吸入、胎粪吸入、乳汁反流、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清理呼吸道
立即采用吸痰管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吸引。对胎粪污染者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气道。操作时注意保暖并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心动过缓。
2、氧疗
根据缺氧程度选择鼻导管、头罩或CPAP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5%。严重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采用低潮气量策略防止气压伤。持续监测血气分析调整参数。
3、抗感染治疗
对疑似细菌感染者可使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联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胎粪吸入者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所有抗生素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疗程通常7-10天。
4、营养支持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微量喂养,首选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重症患儿需静脉营养支持,逐步增加热量至100-120kcal/kg/d。喂养时保持半卧位,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等不耐受表现。
5、并发症防治
定期胸片监测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肺动脉高压者可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肌张力。出院后需随访肺功能评估远期影响。
治疗期间应维持适宜环境温度,严格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母乳喂养者母亲需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进食易致敏食物。出院后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肤色变化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