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人易发生骨折的原因

1974次浏览

老年人易发生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平衡能力下降、慢性疾病及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密度降低,肌肉萎缩和平衡能力下降增加跌倒风险,慢性疾病及药物可能进一步削弱骨骼健康。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首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骨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质流失,长期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也会加重骨质疏松。日常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进行干预,同时建议适当进行负重运动

2、肌肉萎缩

老年人肌肉质量和力量会逐渐减少,称为肌少症。下肢肌肉萎缩会降低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增加跌倒和骨折风险。肌少症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缺乏运动、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建议老年人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牛奶等,并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锻炼、坐位抬腿等增强肌肉力量。

3、平衡能力下降

老年人前庭功能减退、视力下降、神经系统退化等因素会导致平衡能力明显降低。平衡能力差容易在行走或转身时失去重心而跌倒,尤其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风险更高。可通过太极拳、平衡训练等改善平衡功能,居家环境应保持地面干燥整洁,避免使用光滑地板。

4、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会影响骨代谢,加速骨质流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因子会促进破骨细胞活性。控制原发病病情对预防骨折至关重要,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骨密度。

5、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能影响钙吸收,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片可能导致头晕增加跌倒概率。老年人用药需定期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或加用骨保护药物。

老年人预防骨折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保证每日钙800-1000mg和维生素D400-800IU的摄入,选择低脂牛奶、豆腐等富含钙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增强骨骼和肌肉。居家环境应安装扶手、防滑垫等安全设施,避免地毯等易绊倒物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出现不明原因骨痛、身高变矮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推荐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注意事项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需注意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及控制基础疾病。支架植入后可能面临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等风险,需通过综合管理降低并发症概率。
4岁的宝宝感冒流鼻涕.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4岁宝宝感冒流鼻涕、鼻塞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蒸汽吸入、抬高头部、遵医嘱用药、保持环境湿润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过敏原刺激、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脚踝疼肿查出痛风要怎么缓解
脚踝疼痛肿胀确诊痛风后,可通过调整饮食、多饮水、局部冷敷、药物治疗及定期监测尿酸等方式缓解。痛风通常与高尿酸血症、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等因素有关,急性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
婴儿热痱子和湿疹的区别
婴儿热痱子和湿疹是两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热痱子多由汗腺堵塞引起,表现为密集小丘疹;湿疹则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或过敏有关,呈现红斑、脱屑或渗出性皮损。
脸上痘痘老是反复长到底什么原因
脸上痘痘反复生长可能与遗传因素、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