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骨折怎么办
闭合性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处理、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闭合性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等因素引起。
1、制动固定
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避免关节活动加重损伤。上肢骨折可采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保持患肢抬高。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材料应选择硬质且有衬垫的器械,防止皮肤压伤。固定后需定期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和感觉功能。
2、冷敷处理
伤后48小时内对肿胀部位进行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疼痛和肿胀。禁止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冷敷期间需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出现苍白或麻木需立即停止。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为预防感染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存在血栓风险时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
4、手法复位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骨折,需由骨科医师在麻醉下完成。通过牵引、反牵引等手法恢复骨骼正常对位,复位后需X线确认效果。儿童青枝骨折多采用该方式,复位后需配合石膏固定4-6周。操作过程中需避免粗暴动作造成二次损伤。
5、手术修复
对于严重移位、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术式包括髓内钉固定术、钢板螺钉固定术、外固定架安装等。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伤口定期换药。康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性功能锻炼。
骨折恢复期间需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3滴剂促进钙吸收。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骼愈合,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康复训练应遵循无痛原则,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