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评定
颈椎病的康复评定主要包括颈椎活动度评估、肌力测试、神经功能检查、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五个核心项目。
1、颈椎活动度评估
通过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测试,测量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正常前屈可达45度,后伸60度,侧屈45度,旋转80度。活动受限提示可能存在关节僵硬、韧带钙化或椎间盘退变。
2、肌力测试
重点检查颈深屈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等核心肌群。采用徒手肌力分级法,0-5级评估肌肉收缩能力。肌力下降可能与神经根受压或长期姿势不良相关。
3、神经功能检查
包括腱反射、皮肤感觉和病理征检查。常用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判断脊髓受压情况,配合针刺觉、温度觉测试评估神经根损伤程度。
4、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或数字评分法量化疼痛程度。需记录疼痛性质、放射范围及诱发因素,夜间痛或持续性剧痛可能提示严重神经压迫。
5、日常生活能力评价
通过颈部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估转头、低头等动作对穿衣、驾驶等日常活动的影响程度。得分超过15分建议介入康复治疗。
康复期间建议保持低枕卧位,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每日进行颈椎麦肯基伸展训练,疼痛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若出现上肢麻木加重或行走不稳,需立即复查磁共振排除脊髓压迫。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质,适度游泳、羽毛球等运动有助于增强颈部肌群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