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脚跟痛怎么回事
右脚脚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外伤或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或手术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脚跟痛原因,主要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动后减轻。可能与长时间站立、肥胖或足弓异常有关。急性期建议冰敷脚跟,使用足弓支撑垫,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期需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每日重复进行。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质增生,X线检查可确诊。疼痛特点为行走时针刺感,可能与年龄增长、钙盐沉积有关。轻症可穿软底鞋并使用硅胶足跟垫,遵医嘱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若合并滑囊炎,需联合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关节镜微创手术。
3、跟腱炎
跟腱炎好发于运动人群,表现为跟腱止点处肿胀压痛。可能与运动过量、鞋子不合适有关。急性期应停止运动并抬高患肢,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慢性期需进行离心性跟腱拉伸,配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疼痛可考虑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同时需更换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
4、外伤因素
跟骨脂肪垫挫伤或跟骨骨折均可导致脚跟痛。外伤后应立即停止负重,48小时内冰敷。轻微挫伤可自行恢复,严重骨折需石膏固定6-8周。恢复期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滴剂促进骨愈合,使用拐杖分散承重压力。康复阶段建议进行水中行走训练减少关节负荷。
5、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可能累及跟骨关节,表现为晨僵和对称性疼痛。需检测类风湿因子明确诊断,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急性发作期可短期服用美洛昔康片,配合低频脉冲磁疗。日常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高嘌呤饮食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出现右脚脚跟痛应减少长时间行走和站立,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避免穿硬底鞋或人字拖。每日可用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夜间痛醒,应及时就医排查应力性骨折等严重病变。康复期间可进行脚趾抓毛巾训练增强足底肌力,但需避免剧烈跑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