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方式控制。
1、遗传因素
二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中有一方患病,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发现异常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2、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胰岛负担。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波动,缺乏运动则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预防。
3、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减轻体重5%-10%就能明显改善血糖水平,建议通过合理膳食和运动逐步减重。
4、胰岛素抵抗
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迫使胰岛β细胞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随着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使用二甲双胍片等药物,同时配合抗阻运动增强肌肉葡萄糖摄取能力。
5、年龄增长
40岁以上人群胰岛功能自然衰退,加上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下降,更易出现糖代谢异常。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低血糖,可选择格列美脲片等低血糖风险较小的降糖药,并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
预防二型糖尿病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理想体重,避免久坐,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摄取。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尤其是有家族史或肥胖等高危人群。已确诊患者要遵医嘱规范用药,学习血糖自我管理知识,注意足部护理和口腔卫生,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