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术后怎么功能锻炼
跟腱术后功能锻炼需分阶段进行,主要包括早期保护性锻炼、中期渐进性负重、后期强化训练三个阶段。
术后1-3周为保护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足趾屈伸等被动活动,使用支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避免主动牵拉跟腱。此阶段重点在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锻炼时需严格限制活动范围,禁止负重。
术后4-8周进入恢复期,逐步开始踝关节主动背屈训练,采用坐位提踵、弹力带抗阻练习等方式增强小腿肌力。可尝试部分负重行走,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每日训练量控制在3-4组,每组10-15次。此阶段需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出现疼痛肿胀应立即停止。
术后9周后进入强化期,开展单腿提踵、平衡垫训练等动态稳定性练习,逐渐过渡到全负重行走。可加入上下台阶、慢跑等复合动作,每周增加10%训练强度,持续6-12个月达到运动功能完全恢复。训练前后需进行15分钟跟腱拉伸,采用冷热交替敷法缓解肌肉疲劳。
功能锻炼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适量乳制品、鱼类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促进肌腱修复。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日常行走使用足跟垫减轻张力。避免突然转向、跳跃等爆发性动作,定期复查跟腱超声评估愈合进度。若锻炼后出现持续灼痛或皮下淤血,应及时联系康复医师调整方案。术后一年内建议每季度进行专业步态分析,确保运动模式符合生物力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