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子宫脱垂要怎样治疗
子宫脱垂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放置、药物治疗、盆底重建手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子宫脱垂通常由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盆底组织退化、雌激素水平下降、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锻炼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的动作,持续数周可改善轻度脱垂。需避免屏气用力动作,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效果更佳。长期坚持能帮助维持膀胱和直肠的正常位置。
2、子宫托放置
环形或立方体硅胶子宫托可机械性支撑下垂器官,适用于中度脱垂且不愿手术者。需定期消毒更换,放置时可能产生异物感,偶见阴道黏膜溃疡。妊娠期或急性炎症期禁用。
3、药物治疗
结合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改善萎缩性阴道炎,常用雌三醇乳膏。针对绝经后患者可短期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变化。合并尿失禁者可配合盐酸米多君片。
4、盆底重建手术
经阴道植入聚丙烯网片加强盆底支持结构,适用于重度前壁膨出。术后需预防网片侵蚀和感染风险,三个月内禁止负重。可同期行阴道紧缩术改善性生活障碍。
5、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或腹腔镜切除脱垂子宫,适合无生育需求的重度患者。术后需预防阴道穹隆脱垂复发,可能影响卵巢血供。需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维持阴道顶端支撑。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和长期站立,控制慢性咳嗽及便秘,BMI超过24需减重。穿着高腰支托裤减轻腹部压力,坐浴可缓解会阴坠胀感。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银耳和猪蹄,补充维生素E延缓组织老化。每年进行盆底超声评估脱垂程度变化,出现排尿困难或溃疡出血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