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对患者的危害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包括高热引发惊厥、口腔疱疹导致进食困难、手足皮疹引起瘙痒疼痛,重症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5岁以下儿童是重症高危人群,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
1、神经系统损害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可能引发病毒性脑膜炎,表现为持续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必要时需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
2、呼吸循环衰竭
重症病例可能快速进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这种情况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毛细血管渗漏有关,需立即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静脉输注米力农注射液改善心肌收缩力,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治疗。
3、消化系统症状
口腔黏膜散在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吞咽疼痛拒食,婴幼儿可能出现脱水体征。部分患儿伴随血清转氨酶升高,提示肝脏损伤。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蒙脱石散保护消化道黏膜,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维持内环境稳定。
4、皮肤继发感染
手足部位斑丘疹可能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疱疹破溃后可用碘伏溶液消毒,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合并发热时需与猩红热等出疹性疾病鉴别,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有助于诊断。
5、远期并发症
少数患儿康复后遗留指甲脱落、皮肤脱屑等表现,通常2-4周自行恢复。极个别重症病例可能遗留运动障碍或认知功能受损,需长期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过后建议复查心肌酶谱和脑电图,评估是否存在潜在器官功能影响。
患病期间应选择温凉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溃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抓伤。居家隔离期间每日监测体温,观察有无肢体抖动、呼吸增快等预警症状。恢复期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托幼机构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所有玩具餐具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
相关推荐
02:55
02:24
02:18
02:15
01:3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手足口病是怎样造成的
- 2 什么是手足口病?
- 3 什么是手足口病
- 4 手足口病严重吗
- 5 手足口病的特点
- 6 手足口病怎么造成的
- 7 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
- 8 手足口病是如何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