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06-0155930次浏览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较广,它较多地用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和神经症性的问题,进食障碍和心身疾病,青年夫妻的冲突等。具体参考的指标有:

(1)家庭成员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无效;

(2)症状”在某人身上,但是反映了的却是家庭系统有问题;

(3)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的冲突;

(4) 家庭对于患病成员的忽视或过分焦虑于治疗;

(5) 家庭对个体治疗起到了阻碍作用;

(6) 家庭成员必须参与某个病人的治疗;

(7) 个别心理治疗没有达到预期在家庭中应有的效果;

(8) 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

(9) 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慢性化精神疾病病人的家庭。

家庭治疗的禁忌症是相对的,只有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病人中,先不考虑首选家庭治疗。

总之,家庭治疗主要用于核心家庭中,即父母与子女住一起的家庭。父母不能应付孩子的“问题”行为(问题常常与交流障碍有关),家庭针对某一个问题存在“替罪羊”时,家庭治疗有效;如果有其他肯定的精神病理问题,如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家庭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

相关推荐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女人经常做噩梦是怎么回事
女人经常做噩梦,当患者有过非常恐怖的经历,或者是近期观看过比较恐怖的电影,就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患者的夜间睡眠时经常出现噩梦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适当服用助眠的药物,或者是睡前听轻音乐,放松心情即可。也有可能是疾病原因导致,类似于神经衰弱或者是女性身体过于虚弱的造成,这时女性不光会有做噩梦的情况,也可能会存在睡眠不佳或者是日常精神不济的症状,可依靠药物进行调理。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57111次收听

舍曲林有什么作用
舍曲林一般会有改善抑郁状态的作用。舍曲林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可以防止5-羟色胺的吸收,能够增加神经递质中5-羟色胺的浓度,这样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出现兴奋,能够及时消除抑郁的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上舍曲林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常常会用于各种抑郁症的治疗。因此,舍曲林这种药物的作用可能会比较好,而且有时也会产生肝功能的损害,需要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并且要注意进行定期复查,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药物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1

91722次收听

什么是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一种针对心理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主旨是要让患者接纳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有效的支配和进行调控,不再受不良情绪的控制,这样就会及时消除心理疾病。森田疗法目前可以用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强迫症等各种精神心理性疾病,一般通过长期规律的治疗,可能会逐渐好转。应用森田疗法需要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比如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心理性疾病往往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及时消除不适症状,防止复发。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70508次收听

疑心病很重该怎么治疗
疑心症具体应如何治疗,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患者的疑心病主要表现在时常感觉到会受人迫害,并且对周围的人群充满了恶意,很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导致的。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去正规医院根据医嘱适当服用抗精神病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总是感觉到自身不舒服,或者是怀疑自身存在某种严重疾病,多见于疑病症造成,可适当给予抗抑郁类的药物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采用正规的心理咨询进行疏导,查明疑心病的原发病因,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86798次收听

心理病有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可能和心理机能失调、个人的痛苦有一定的关系。心理障碍类型有很多,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的类型:第一,严重的心理异常,常见于严重精神病人的心理异常,包括精神分裂症等;第二,轻度的心理异常,常见于神经症病人;第三,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躯体上或生理上的疾病,病因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明显相关;第四,心身障碍,包括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第五,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第六,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第七,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等。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20

75694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双重人格怎么办
双重人格是一种严重心理障碍,首选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其次可对症应用一些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如抗精神病类药物、抗抑郁药物、心静稳定剂等。
拖延症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拖延症好发人群为完美主义者、内心过于消极的人及对事情有过多顾虑的人身上。由于自我对事情认知不足,会给事情制定过多计划,易造成拖延症。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为什么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属,会认为是患者想不开才得病的?很多患者家属,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们把普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划上了等号。认为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一样,都是某些心理因素导致的。其实不然。
孕妇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宝宝健康关系密切
怀孕生子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实不然,产前所出现的精神问题、心理问题就对孕妇及胎儿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女性从怀孕起在心理上就应该及时进行调节,做好角色转变,医务人员及孕妇家属都应该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