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衰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高龄心衰晚期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下肢水肿、乏力、意识障碍等。心衰晚期通常由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引起,患者需及时就医治疗。
1、呼吸困难
心衰晚期由于肺淤血加重,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呼吸困难,夜间平卧时症状尤为明显,可能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此时需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缓解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硝酸甘油注射液、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
2、端坐呼吸
患者无法平卧,必须保持坐位才能维持呼吸,提示严重肺水肿。可能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导致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有关。需立即吸氧并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无创通气支持。
3、下肢水肿
长期体循环淤血导致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蔓延至腰骶部。与肾血流量减少引起水钠潴留有关。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遵医嘱口服托拉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注意预防皮肤破溃感染。
4、乏力
心输出量显著降低造成组织灌注不足,患者出现持续疲劳感,轻微活动即感心悸气促。可能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外周循环障碍有关。建议卧床休息,通过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改善心功能,同时补充营养支持治疗。
5、意识障碍
脑灌注不足及代谢紊乱可导致嗜睡、烦躁甚至昏迷,常见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必要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避免脑功能进一步受损。
高龄心衰晚期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保持每日出入量负平衡,饮食以低盐、易消化、高蛋白为主。家属应协助记录24小时尿量及体重变化,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NT-proBNP指标,根据医嘱调整地高辛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剂量。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胸痛,应立即联系急救人员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