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折的几种处理方法
常见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镇痛、复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干预措施。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患肢可避免骨折端移位。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保持伸直位制动。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皮肤苍白、麻木需及时调整松紧度。稳定性骨折经固定后通常4-8周可愈合。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对肿胀部位间歇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疼痛。禁忌直接冰敷皮肤,需用毛巾包裹冰袋。可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镇痛,但开放性骨折需避免口服用药以防掩盖病情。
3、复位治疗
明显移位的骨折需在麻醉下手法复位,恢复骨骼正常解剖位置。桡骨远端骨折、踝关节骨折等可通过牵引-反牵引技术复位。复位后需X线确认对位情况,成功后用石膏维持固定。儿童青枝骨折因骨膜完整,复位后稳定性较好。
4、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联合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开放性骨折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合并神经损伤可加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5、手术治疗
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等需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接骨板、髓内钉或外固定架。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宜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需早期康复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病理性骨折需同时处理原发肿瘤或代谢性疾病。
骨折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恢复期逐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练习,避免负重过早导致内固定失效。吸烟饮酒可能延迟愈合,需严格戒除。定期随访评估骨愈合进度,若6个月未愈合需考虑骨不连可能。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