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肾小球疾病,通常由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
1、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尿液中会出现大量泡沫,且久置不散。蛋白尿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导致,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能引发低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蛋白尿的程度与肾小球损伤的严重性相关,可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评估。
2、血尿
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表现为镜下血尿。血尿源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或通透性增加,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屏障进入尿液中。血尿常与蛋白尿同时存在,但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持续性血尿提示肾小球炎症活动,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
3、水肿
水肿多出现在眼睑和下肢,晨起时眼睑水肿明显,活动后下肢水肿加重。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以及水钠潴留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水肿程度通常与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和肾功能状态相关。
4、高血压
高血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较为常见,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水钠潴留有关。血压升高可加速肾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尤其在年轻患者中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时,需警惕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能。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
5、肾功能减退
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贫血等表现。肾功能减退通常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表现,提示肾单位已发生不可逆损伤。定期监测肾功能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速度和治疗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以减轻肾脏负担。避免高嘌呤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和水肿。适量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或血压控制不佳时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