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颚骨矫正方法有哪些
下颚骨矫正方法主要有正畸治疗、正颌手术、功能矫治器、牵引成骨术、颏成形术等。下颚骨矫正需根据错颌畸形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年龄选择合适方案。
1、正畸治疗
通过固定或活动矫治器调整牙齿排列,适用于单纯牙性错颌或轻度骨性畸形。常用金属托槽、陶瓷托槽或隐形矫治器,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3年。正畸治疗可改善咬合关系,但对严重骨性畸形效果有限。
2、正颌手术
针对严重骨性错颌畸形,需联合正畸与外科手术。通过截骨移动上下颌骨位置,常见术式包括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上颌骨LeFort截骨术。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配合正畸精细调整咬合。
3、功能矫治器
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功能性错颌,如Herbst矫治器、Twin-block矫治器等。通过改变下颌位置刺激骨骼改建,矫正颌骨发育不调。最佳干预年龄为8-12岁,需每日佩戴16小时以上。
4、牵引成骨术
用于先天性小下颌或外伤后颌骨缺损,通过缓慢牵拉截骨段促进新骨形成。需先植入牵引器,术后每日调节0.5-1毫米,持续2-3周。该方法可延长下颌骨体或升支,改善面部比例。
5、颏成形术
针对颏部形态异常的局部矫正,包括颏前移术、颏缩小术等。通过截骨调整颏部前后向或垂直向位置,手术切口多位于口腔内。术后需佩戴弹力绷带固定,恢复期约1-2个月。
下颚骨矫正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定期复查咬合情况。正畸治疗期间应使用专用清洁工具,手术患者术后需流质饮食2-4周。所有矫正方案均需专业医师评估制定,不可自行调整矫治器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