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62473次浏览

手足口病发病率升高可能与疫苗接种率不足、病毒变异、人群密集接触增多、卫生习惯差异、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

1、疫苗接种率不足

EV71灭活疫苗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地区接种覆盖率未达理想水平。部分家长对疫苗安全性存在误解,或因接种点可及性差导致延迟接种。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群体易成为病毒传播的突破口,建议家长按免疫规划程序完成接种。

2、病毒变异加速

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病原体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亚型,导致既往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下降。2023年国内监测发现柯萨奇病毒A6变异株占比显著上升,这种变异株可引起非典型皮疹分布,增加临床识别难度。

3、人群接触频繁

托幼机构、儿童游乐场所等封闭环境容易发生聚集性传播。病毒可通过飞沫、粪便、疱疹液等多种途径扩散,儿童共用玩具、餐具等行为加速传播。在流行季节应加强场所消毒,培养儿童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等习惯。

4、卫生条件差异

流动人口聚居区、农村地区等可能存在饮用水污染、粪便处理不当等问题。肠道病毒在污水和土壤中可存活较长时间,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造成传播。改善基础卫生设施、落实粪便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阻断传播链。

5、气候环境影响

湿热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和扩散,我国南方地区全年均有散发病例,5-7月为发病高峰。近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可能改变病毒传播模式,温暖潮湿季节延长导致流行期持续时间增加。

预防手足口病需采取综合措施,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通风清洁。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其衣物用具需煮沸或暴晒消毒。托幼机构发现病例后应对玩具、桌椅等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加强晨检和缺勤追踪。若儿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2:55
手足口病疫苗的副作用
手足口病疫苗的副作用及处理办法:第一、发热反应,给孩子多喝水,用温水擦拭身体,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一到两天左右会自行缓解。第二、肠道反应,可以调整饮食,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的给餐,一到两天左右就也会自行缓解。第三、过敏反应,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出现过敏性的血管充血、水肿或过敏性休克,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另外要注意局部针眼的保护,24小时之内不要洗澡,这样能缓解局部红肿的发生。
手足口病病因分类
许多朋友对于手足口病可能不是特别了解,许多患者在治疗时也经常因为一些不懂的地方出现一些治疗误区,延误了病情不利于治疗,就以手足口病为例,下边是关于手足口病病因分类的介绍,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手足口病成年人会传染吗
大疾在平时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才可以帮助自己远离各种疾病,就比如手足口病,据专家介绍说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那么手足口病成年人会传染吗,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
怎样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小儿手足口病是很重要的,如果生病了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建议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宝宝的奶瓶、玩具等都需要消毒,食物也需要注意卫生,清洗干净,不要吃太难消化的食物。如果发现患病一定要及早就医。
手足口可能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本身是传染病,当然会传染的。手足口病主要肠道病毒传染导致的,多数一周内可以痊愈,预后良好。只有少部分病情比较严重。最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到10天,平均3到5天。传播方式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的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性传播。经口传播与患者同居一室的最容易被感染,患者咽喉部的分泌物以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接触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1

54390次收听

手足口病会自愈吗
手足口病的自愈性是比较强的,对于大多数患儿来讲在免疫力比较强,而且在饮食的构建上比较合理,在饮食上比较清淡,多餐少食达到标准之后,对于衣服衣物或者是餐具等的清洗比较勤的时候是容易自愈的。
02:20
手足口病疱疹怎么治
手足口病如果不是疱疹或者泡泡没有破裂没有被感染的情况下,孩子一般情况也比较好,不需要外用药,皮疹随着手足口病的恢复会逐渐的消退。如果皮疹变成疱疹甚至出现破裂、感染的情况下,需要去医院进行就诊。手足口病的疱疹一般发生在双手的掌心、双脚的脚掌心、还有咽喉部的烟颊部这三个部位。大多数的时候是丘疹,并不一定全部都是疱疹。也有个别出现疱疹的,以嗓子里疱疹多见。如果发现手,脚,口腔是以疱疹为多见的,大多数就形成了泡泡。建议要到医院的感染科、传染科、皮科去就诊,外用涂抹的药物,疱疹会好的快。自己不要乱抹任何的外用药。
手足口病很严重吗
手足口病分两大类情况,一类就是普通的手足口,一类叫重症手足口。那么普通的手足口病很普通不严重,和我们平时小朋友得的疱疹性咽峡炎,普通的伤感,感冒,什么幼儿急疹这一类的病一样的,非常普通。一般的病程3到5天自然就好了,甚至不用给他吃任何药,它都可以自愈。这是普通的手足口。那么重症手足口就是相对比较重,重症手足口的比率也比较小,概率很低的,不是我们个个得手足口的孩子,最后都要变成重症,不是的。重症手足口是很少的一部分小孩才会发生。那么它发生的时候症状也是非常的重,往往就是在高热,手足口这些疱疹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很快地出现了爆发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肺水肿等等这些非常严重的合并症就诊来的。而且有很多的小朋友家长都没有观察到他手脚嘴起了泡,只是发烧,然后很快的就出现了一些精神的症状或者是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的症状就诊,所以我们称之为重症手足口。这一类确实手足口病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发病率很低,不是所有的手足口的孩子都会变成重症,只是一小部分。
语音时长 01:36

2019-10-23

64469次收听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口腔、手、足等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发烧、嗜睡、呕吐、头痛、肢体抖动,站立不稳、呼吸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等。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大多数患儿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等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出疹前可能有发烧的情况,大部分是低烧,小于三十八点三摄氏度。口腔疱疹多见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腭、口周。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成为周围红晕的水泡。在2到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的灰白、黄色基底,红斑围绕着溃疡,这时患者会有咽喉疼痛或拒绝吃东西。手足处表现为数个到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等四不特点,在五天左右吸收,7到10天完全消失。手足口重型比较可怕,一般有以下症状:一、持续高烧。二、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比如嗜睡、呕吐、头痛等等症状,有些孩子还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的情况。三、心衰的表现,孩子呼吸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等等。
语音时长 01:52

2019-08-19

60896次收听

手足口病吃哪些食物好
手足口病患者可以食用一些偏冷的食物,也可以食用清淡软糯、不热的食物,如放凉的八宝粥,也可以适当食用水果或果汁。饮食上应该首先考虑给孩子吃一些偏冷的东西,能够缓解孩子疼痛。国外一些医生会给孩子吃一些冰淇淋;也可以吃一些温的食品,食品要以清淡软糯为主,不能是热的。综合来看,放凉了的八宝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在性状上选择软糯的食品主要是因为硬的、干的、膨化的食品可能对孩子的口腔黏膜造成刺激,越吃越痛。另外,辛辣刺激的食物对口腔溃疡也是刺激性很强的,这些食物也是不能吃的。除了这些清淡的、软的、糯的食品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多吃水果。如果孩子口腔疼痛比较厉害,可以打成水果汁,用吸管进食,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水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40

2019-08-19

53323次收听

手足口病多长时间能好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痊愈的时间不同:普通轻型的7到10天;重型的时间不能确定。普通型也称为轻型,症状较轻,无需特殊治疗,一周左右就会恢复。轻型的表现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出疹前可能有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5摄氏度。口腔疱疹最多见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腭、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红晕的水泡。在2到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的灰白以及黄色的基底,有红斑围绕的溃疡,疼痛可能比较明显,或直接拒绝吃东西。也会在手足处表现为数个或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点,在5天左右会吸收,7到10天会完全的消失。但极个别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重症手足口病,相对于普通型的手足口病所区分的另一种类型,多久能好就不太好确定。因为重症手足口病可能会累及到神经系统,累及到心脏,住院是必须的,而且住院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具体住多长时间要根据孩子的病情来确定。
语音时长 02:02

2019-08-19

62971次收听

01:39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首先要了解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大多数的时候,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因为种类不同,治疗方式不一。比如孩子发热时给一些退热的治疗,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口腔疱疹严重时,可以局部喷缓解的药物,因为疱疹存在时,小孩进食会受影响。此外如果体温比较高,可以用退烧药。因为不同的孩子手足口病引起的原因不同,为了防止进一步加重或者传染,在这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避免和其它孩子接触。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好发于婴幼儿中,因此积极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手足口病,就要吃熟食,勤洗手,避免生冷的食物。多晒太阳,玩具、衣物都要多晒太阳消毒。成人看护孩子要注意卫生,勤洗手。同时还要加强幼儿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跟患病的幼儿接触,也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01:44
手足口病和口炎
对于手足口病这种疾病来说,除了会出现口腔症状以外,手足口病的患者,还可以伴有其他的症状。比如患者的手脚,可以出现皮疹,口腔可以出现疱疹,或者是患者的臀部会出现疹子。而患有口腔炎的病人,通常会在口颊、舌边、上腭以及齿龈等处,发生溃疡的表现。周围出现红肿作痛,溃疡面会出现糜烂。患有口腔炎的病人,主要的症状都表现在口腔当中。比如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炎或者是细菌感染,甚至有些口腔炎患者,还可以出现扁桃体炎。手足口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而口炎是由于非传染性原因,而引发患者出现感染的表现。一般来说,手足口病会伴有发烧的症状,而口炎的患者,不会引起发烧的症状。但是,如果出现化脓性感染,口炎患者偶尔也会出现发热症状。
02:18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情况下,在手足口病最严重的时候,可以并发脑炎,一定要警惕对待。手足口病的第一期是出疹期,有大部分的手足口病患者,都会在这个时期痊愈。有较少的一部分患者,可以发展为第二期神经系统受累期。手足口病患者,在神经系统受累期,主要可以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孩子可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肢体的不自主抖动的症状,或者是可以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有少数的患者,会发展到第三期心肺功能衰竭的前期。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讲,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有生命危险。在这个时期,患者可以出现血压偏低、心率减慢或者是咳嗽的症状,甚至患者还可以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的症状。心肺功能衰竭期有很高的病死率,必须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