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是怎么回事
上睑下垂可能由先天性提上睑肌发育不良、重症肌无力、动眼神经麻痹、外伤性损伤、老年性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悬吊术、药物治疗、神经修复、眼睑支撑器等方式治疗。
1、先天性提上睑肌发育不良
胚胎期提上睑肌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先天性上睑下垂,表现为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眼睑无法正常抬起。轻度患者可通过额肌代偿性收缩维持视野,中重度需在3-5岁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瓣悬吊术。术后需预防暴露性角膜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保护角膜。
2、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典型表现为晨轻暮重的上睑下垂伴复视。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可确诊,治疗需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改善症状,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严重时采用血浆置换。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感染可能诱发肌无力危象。
3、动眼神经麻痹
颅内动脉瘤压迫、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外伤导致动眼神经损伤时,除上睑下垂外常伴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受限。需通过头颅MRI排查占位性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口服硫辛酸胶囊营养神经,动脉瘤压迫需神经外科介入治疗。
4、外伤性损伤
眼睑撕裂伤或眶骨骨折可能直接损伤提上睑肌或支配神经,急性期需清创缝合,后期瘢痕挛缩导致机械性上睑下垂需行瘢痕松解术。术后早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预防感染,配合硅酮凝胶敷料抑制瘢痕增生。
5、老年性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提上睑肌腱膜逐渐变薄断裂,表现为双侧眼睑皮肤松弛下垂遮挡视野。轻症可通过提上睑肌折叠术矫正,重度需行腱膜复位术联合多余皮肤切除。术后需冰敷减轻肿胀,避免揉眼影响愈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揉搓眼睑,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皮肤老化。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家长需定期检查视力防止弱视,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记录症状波动情况复诊调整用药。出现突发性上睑下垂伴头痛呕吐需立即就诊排除脑血管意外。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头部减轻眼部水肿,按医嘱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上睑下垂是如何造成的
- 2 什么是上睑下垂
- 3 什么是上睑下垂呢?
- 4 什么是上睑下垂?
- 5 上睑下垂是怎么造成的?
- 6 上睑下垂怎么引起的
- 7 怎么确定自己上睑下垂
- 8 上睑下垂有哪些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