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吸虫病是什么病

53314次浏览

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蟹或蝲蛄传播,主要累及肺部,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1、病原体与传播

肺吸虫病的病原体为并殖吸虫,常见种类包括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入淡水后孵化,经中间宿主螺类发育为尾蚴,再感染第二中间宿主淡水甲壳类动物。人类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蟹、蝲蛄而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脱囊后穿透肠壁,经腹腔移行至肺部发育为成虫。

2、病理机制

成虫在肺组织内形成虫囊肿,导致机械性损伤和炎症反应。虫体代谢产物可引发局部组织坏死、纤维化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虫体游走可能造成异位损害,常见于脑、皮下、肝脏等器官,形成多发性脓肿或肉芽肿病变。

3、临床表现

肺部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三联征。急性期可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脑型肺吸虫病出现头痛、癫痫或偏瘫;腹型表现为腹痛、腹泻;皮肤型可见游走性皮下包块。儿童感染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4、诊断方法

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痰液或粪便检出虫卵可确诊,但阳性率低。血清学检测如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敏感性较高。胸部CT可见隧道样空洞、结节影或胸腔积液,脑型患者需进行MRI检查。

5、治疗与预防

首选吡喹酮片进行病原治疗,三氯苯达唑片为替代药物。脑型患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预防需加强卫生宣教,避免生食淡水甲壳类,彻底煮熟食材。流行区应管理粪便污染水源,开展灭螺工作。

肺吸虫病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铁剂改善贫血。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影像学直至病灶吸收。流行区居民如出现长期咳嗽、皮下肿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接触疫水后出现发热、腹泻需警惕早期感染。

相关推荐

哪种寄生虫会钻入肺部
能钻入肺部的寄生虫主要有三种,最常见的是肺吸虫,其次是管圆线虫和异尖线虫。这三种寄生虫都可以直接进入到血液当中,而且会严重损伤肺脏功能,所以一定要少吃生食预防感染。
肺吸虫病可以治好吗
肺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的寄生虫病,一般是由于并殖吸虫引起来的急性或慢性的一个地方性的寄生虫病,人寄生的肺吸虫在国内主要有斯氏肺吸虫和卫氏肺吸虫两种情况,虫体主要寄生在肺部。常常看到病人来就诊的时候会有咳嗽,咳棕红色的痰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肺吸虫病如果治疗的比较早,而且经过规范的治疗应该还是能够治疗的。首先病原治疗,病原治疗目前常用的有别丁,这种药毒性比较低,而且口服比较容易吸收,近期的治愈率可以高达百分之八十四到百分之百,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会有一些头晕、头痛、消化道、皮疹等等的这样一些副作用。也可以用比喹酮来进行治疗,疗效高疗程还比较短,副作用也比较少。仅仅可以出现头晕、头昏、乏力等等这样的一些症状,脑型患者接受一周治疗以后再付一个疗程,需要这样去对它进行治疗。所以说肺吸虫病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早发现早规范的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24

62339次收听

肺吸虫病能治好吗
肺吸虫病能治好。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又称并殖吸虫)寄生人体所致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临床以咳嗽、胸痛、咯血为主要症状。并殖吸虫除入侵人肺外,还可侵袭脑、皮下和胸膜腔等多处部位,并出现明显症状。肺吸虫病多在人食用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淡水虾等被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肺吸虫病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硫氯酚和吡喹酮。二、对症治疗,对咳嗽、胸痛者可用镇咳和镇痛剂;癫痛发作者可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地西泮等口服治疗;颅内高压者可以用脱水剂如高渗葡萄糖液和20%的甘露醇等。三、剖腹探查术,凡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又没有明显手术禁忌证者,有剖腹探查的指征。肺部症状经药物治疗后大多可以消失,本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语音时长 01:34

2019-10-17

6978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