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后脑勺有个疙瘩

38286次浏览

新生儿后脑勺有个疙瘩有可能是枕部淋巴结,可以不进行特殊治疗,等待其自行消失。这种情况也可能是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还有可能是头皮下的脂肪瘤。除此之外,如果新生儿后脑勺部位的皮肤被蚊虫叮咬,也容易长疙瘩。

新生儿的皮肤是非常娇嫩的,很容易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有的家长发现新生儿的后脑勺部位长了疙瘩,甚至还伴随其他的异常症状,比如说大哭大闹。那么新生儿后脑勺有个疙瘩是怎么回事?
  1、枕部淋巴结
  新生儿后脑勺的这个疙瘩很有可能是枕部淋巴结,疙瘩的大小一般不会超过花生大小。用手去触摸会发现肿块能够在皮下活动,质地和棉花糖差不多,有一定的韧性。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只要多注意观察就可以了,一般都能自行消失。
  2、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新生儿后脑勺的疙瘩可能是发生在头皮部的皮样囊肿或者表皮样囊肿,质地一般都比较硬,摸起来就像是玻璃球一样,大小一般也不会超过花生大小。建议到医院去做彩超检查,以便明确肿块的类型。
  3、头皮下的脂肪瘤
  新生儿头皮下有可能会长脂肪瘤,这也是造成后脑勺长疙瘩的常见原因。这种脂肪瘤的质地是非常软的,有一部分质地很坚韧,而且摸上去很滑,并且有一定的活动度。脂肪瘤并不会自行消失,而是会慢慢的增长,建议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4、蚊虫叮咬
  新生儿后脑勺的头发很少,皮肤又特别娇嫩,稍微不注意就会被蚊虫叮咬,叮咬之后也容易起包,所以说新生儿后脑勺的疙瘩有可能是蚊虫叮咬造成的。

相关推荐

儿童换牙注意事项
儿童在进行换牙的时候,需要注意牙齿的发展情况,最好是定期对牙齿进行检查,能够把握好牙齿的生长状况。另外,儿童需要养成每日刷牙的习惯,避免细菌对牙齿进行侵蚀,导致龋齿的出现。
新生儿咳嗽两声正常吗
新生儿偶尔咳嗽两声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呼吸道分泌物刺激或环境因素有关。若咳嗽频繁或伴随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则需警惕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新生儿呼吸道黏膜较为敏感,偶尔咳嗽是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自然反应。环境干燥、冷空气...
新生儿肚子疼怎么办
新生儿肚子疼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热敷、调整母亲饮食、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新生儿肚子疼通常由喂养不当、肠胀气、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肠套叠等原因引起。1、调整喂养方式喂养不当是新生儿肚子疼的常见原因,可能与...
新生儿羊水感染危险吗
新生儿羊水感染属于危险情况,可能引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羊水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通过胎盘或产道侵入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单纯疱疹病毒等。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易快速进展...
新生儿拉奶瓣怎么改善
新生儿拉奶瓣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腹部按摩、更换奶粉、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新生儿拉奶瓣可能与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方式喂养过量或过频可能导致新生儿消化不良,出...
新生儿体温升高如何处理
新生儿体温升高,一定不要盲目的服用药物,或者是猜测病情,很可能会对新生儿的身体有危害。体温高时,请确认是否是给婴儿穿的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若不是以上原因,通过物理的方式来进行降温,例如用温毛巾来擦拭全身,用温水给婴儿沐浴,沐浴后也不退烧,需到儿科接受医生检查。
语音时长 00:27

2022-10-27

72831次收听

新生儿拍嗝的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拍嗝的方法常用的有竖抱法和端坐法。竖抱法:把宝宝竖起来,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脖子、脊柱和脑袋,让宝宝轻轻地趴到大人的肩膀上;然后用另一只手握成杯状,自上而下轻轻地拍打宝宝的后背,直到听到宝宝嗝出声音即可。端坐法:让宝宝坐在大人腿上,用一只手撑住宝宝脖子和脑袋,另一手握成杯状,自上而下地轻拍宝宝后背。适当拍嗝,对防止溢奶、吐奶防止误吸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拍嗝时要注意固定好婴儿,避免滑落;手呈中空,力度适当,避免用力过度损伤小儿脊柱、肺部等。
语音时长 01:16

2022-07-29

14412次收听

01:48
新生儿大拇指内扣正常吗
看具体的情况。新生儿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引起的肌张力比大龄儿童要高一些,大拇指轻微的内扣正常。如果反复发生大拇指内扣症状,要进行辨别。家长用手轻轻掰孩子的大拇指,如果孩子的拇指自然张开,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孩子的拇指内扣非常明显,超过中指连线的水平,要带孩子去儿科的神经内科就诊。
02:51
宝宝晚上睡觉要穿袜子吗
一般来说小宝宝晚上睡觉是不需要给宝宝穿袜子的。小宝宝睡觉时出现手足冷的情况不一定是病理的,单靠穿袜子来解除这种症状实际上也是不可取的,宝宝在睡眠的时候要穿上相对比较宽松的睡衣。因此,不建议睡觉的时候再给孩子穿上一些袜子或者是避免孩子挠伤自己给他戴上手套。大部分的孩子都属于小儿体禀纯阳,也就是相对而言阳是充足的,而阴是不足的。所以手脚一般是发热的时候多,而凉的时候比较少,睡觉也不需要再给他穿袜子。
2个月宝宝吓到的症状
2个月宝宝吓到的症状有很多部分,宝宝吓到之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哭闹、情绪紧张、烦躁不安症状,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晚上突然惊醒、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身体乏力等各种反应。大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不爱吃奶、身体消瘦等各种症状,如果有类似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平时还需要多安抚宝宝的情绪,最好不要经常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免导致异常反应出现。同时还需要适当的进行腹部按摩或抚触,能缓解孩子的害怕心理。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98463次收听

打预防针手臂肿了应该怎么办
如果打预防针出现手臂肿的情况,2-3天没有缓解,可以通过热敷缓解症状,如症状严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小孩打预防针之后手臂出现红肿一般属于正常的疫苗反应,因为疫苗是灭菌的病毒,或者减毒的病毒打入体内,它会有炎症反应,可能出现轻微的低热或者局部的红肿,不要过于焦虑,一般2到3天都会慢慢缓解。但是如果孩子的手臂打预防针之后,红肿特别明显而且出现发热明显超过38度5,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疾病的状态。比如感染或者有一些孩子打预防针之后没有注意洗澡或者是沾到水了也会造成感染,可能会出现局部的感染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热敷,看能不能够缓解,如果还是不能够缓解,可以到打预防针的地方进行咨询,必要的话可以带孩子到外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但多数的情况下出现红肿是允许的范围内的反应,多数的时候都能够缓解,但是如果孩子明显有哭闹,或者精神状态不好,或者伴有明显发热的症状,这个时候的红肿就要注意,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语音时长 01:55

2020-03-02

51455次收听

02:56
一岁宝宝不吃饭的原因
宝宝饿了就会吃饭,一岁宝宝出现不吃饭情况,很明显是食欲不强得表现,需要分析一下孩子不吃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喂养方式有问题,比如喂养过于单调,食物种类不合孩子胃口,也可能是饭菜中有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令孩子不喜欢吃饭。第二,家长喂食过度,频繁给孩子吃零食,导致孩子的胃没有充分的排空和休息时间,持续处于进食状态,再吃饭就成了负担,所以出现拒食情况。第三,饮食习惯不好,比如孩子饥一顿、饱一顿,或者暴饮暴食,导致胃肠功能出现异常,消化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引发孩子不想吃东西。第四,疾病状态也会导致孩子不想吃饭,比如感冒、发烧、肺炎、肠胃炎症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可能导致孩子不吃东西。总结,观察孩子吃不吃饭的同时,还要看他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出现不吃饭、体重异常,就要到医院做全身性检查,找到孩子不吃饭的具体原因。
02:02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宝宝缺铁性贫血主要应该从药物和饮食两方面治疗:第一,药物可以摄入铁元素、进行外源补充,这样能促进宝宝身体对铁的储备,血红蛋白合成和利用,改善宝宝贫血状态;第二,食物补充铁剂,目前铁元素含量较多的食物是瘦肉、海鲜、菠菜、木耳,以前常用红枣,但是红枣的铁元素含量并不高;第三,均衡饮食,增加宝宝对食物的摄取能力,保证宝宝肠胃吸收功能;第四,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改善体质,这些都能很好地纠正宝宝贫血,以及预防贫血再次出现。
02:23
小孩抵抗力差怎么办
孩子抵抗力俗称免疫力,某些特殊免疫缺陷性疾病可能会造成免疫下降,但发病率较低。常见的孩子抵抗力差常跟家长的生活护理有关,比如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进行群体生活,就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生病在恢复期就着急送去幼儿园,但是其实在咳嗽期依然具有传染性,容易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所以建议孩子生病以后要在家直到疾病完全治愈再去学校。小孩抵抗力差大多数是呼吸道疾病,气道粘膜免疫功能下降引起,自我修复需要一个月,在此期间家长应在生活上进行护理,尽量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孩子体质。
婴儿脐疝怎么弄
婴儿脐疝俗称气肚脐儿,孩子哭闹、使劲的时候肚脐部位就隆起,隆起的范围可大可小。婴儿脐疝的发病原因是因为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腹壁的肌肉没有完全愈合到一起,而留下空隙,所以在孩子腹压增高,哭闹使劲的时候就会把肠管顶出来。所以,脐疝一般就是孩子不闹的时候,就可以还纳回腹腔。婴儿脐疝如果是一厘米之内,都建议不用过于干预,因为婴儿腹壁肌肉还在发育中,发育吻合到一起就可以把脐疝下面的皮肤、肌肉组织长好,肠道就不会再鼓出来;如果是一厘米以上较大的脐疝,现在就有专门的脐疝小腰带,就是在肚脐部位有像硬币似的东西包一个小布,然后给孩子扣上,它的作用就是增加外援压力,把突出的肠管纳入腹腔,避免总是鼓起来。脐疝不像腹股沟疝会发生坎顿,所以绝大多数都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观察到一岁等它自愈。
语音时长 02:49

2019-05-28

5371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