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挂什么科

54902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建议挂新生儿科或儿科。新生儿黄疸可能是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

1、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是专门诊治新生儿疾病的科室,医生对新生儿黄疸的诊疗经验丰富。新生儿黄疸多数是生理性的,但需排除病理性黄疸。医生会通过皮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检测等评估黄疸程度,必要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若黄疸程度较重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及时住院治疗。

2、儿科

儿科医生也可诊治新生儿黄疸,尤其在没有新生儿专科的医疗机构。儿科医生会评估黄疸出现时间、进展速度及伴随症状,初步判断黄疸性质。对于轻度生理性黄疸,可能建议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若怀疑病理性黄疸,会建议转诊至新生儿科进一步诊治。

家长发现新生儿皮肤、巩膜黄染时,应记录黄疸出现时间、范围及变化情况。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按需哺乳,保证足够奶量摄入。避免自行使用中药或偏方退黄。若黄疸进展快、范围广或伴有精神差、吃奶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观察新生儿大小便颜色及精神状态,遵医嘱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会发烧吗
新生儿黄疸一般不会引起发烧,但黄疸伴随发烧可能是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征兆。新生儿黄疸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而发烧通常提示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
新生儿黄疸大便颜色
新生儿黄疸大便颜色可能呈现黄色、绿色或陶土色,具体颜色变化与黄疸类型有关。生理性黄疸大便多为黄色,胆汁淤积性黄疸可能出现陶土色大便,母乳性黄疸大便颜色通常正常或偏绿。新生儿黄疸可能与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胆疾病、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及时就医评估。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后还会不会反弹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以后肯定会反弹。因为小孩的黄疸的蓝光治疗,只能把皮肤上的黄疸,经过光的照射变成可以溶解,可以排出来的黄疸,而不是把体内产生的胆红素,不让产生或者是产生减少,达不到这种目的,只能把皮肤的黄疸,转化成可以排出体外的黄疸形式。如果体内还继续产生黄疸胆红素,在蓝光照射停了以后,还会在皮肤上出现,只有从根本上把黄疸产生的原因给解决了。比如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少了以后才行,比如肝脏代谢有问题,得改善肝脏代谢,比如感染引起的,控制感染之后,才能使真正的黄疸好转。而蓝光照射只是对症治疗,只是能使黄疸排出体外增多,而不能让产生减少。所以一般照射蓝光以后,都会有反弹。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25

66442次收听

01:35
新生儿有黄疸会影响打疫苗吗
新生儿黄疸肯定影响打疫苗。因为如果黄疸程度比较高,有些疫苗可能就要推迟注射。比如像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疫苗主要跟肝脏代谢有关,而黄疸也主要与肝脏代谢有关,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就是黄疸已经超过正常的范围,可能就要推迟打乙肝疫苗。其他的疫苗比如卡介苗等等可能影响不是太大,因为这是预防结核的疫苗,可以正常的注射。注射疫苗需要让专业的儿科医生评估,得看黄疸的程度,黄疸的原因来决定疫苗可以正常注射或者延迟注射。
新生儿黄疸反复出现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找原因,一般生理性黄疸不会出现反复,病理性黄疸容易出现反复,所以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来进行治疗,要找原因,将引起黄疸的原因根除,病理性的黄疸可以使用蓝光照射治疗,光疗失败(溶血症或者早期胆红素脑病)要考虑新生儿的换血治疗,黄疸反复应该避免感染;母乳性黄疸如果血胆红素小于257μmol/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的次数,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目的;母乳性黄疸胆红素大于257μmol/L,可以暂停喂母乳,停喂三天,改人工喂养,必要时可以进行光疗,以缓解新生儿胆红素的症状。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方式是采取蓝光照射,但要注意蓝光照射只是使皮肤中的胆红素分解,皮肤中的胆红素下降,血中的胆红素不一定会下降,所以蓝光照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另外要注意避免感染,特别是新生儿的脐部或者是臀部皮肤这些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要注意避免发生感染,一旦感染之后也容易引起黄疸的反复。对于一些光疗失败的,就是说溶血症或者早期胆红素脑病这些孩子,要考虑新生儿的换血治疗,换取血中的部分胆红素,不能全部的将胆红素换完。换血之后仍然需要光疗,如果使用不光疗,黄疸可能也会再反复。黄疸可能跟母乳有关,吃母乳的时候黄疸比较严重,如果停喂母乳或者配方奶喂养黄疸又减轻,这种情况考虑是母乳性黄疸。
语音时长 02:34

2020-03-12

55729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患者发烧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患者若是出现了发烧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发烧的原因,之后再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是因为捂闷热引起的发烧,可以适当的减少衣被来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方法来降温。但如果是感染性的因素导致的发烧,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以皮肤黏膜发黄为主要症状,除此之外还会因为诱因出现嗜睡、尖叫、抽搐等系统性症状。到70%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黄疸,主要跟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胆红素代谢能力差有关。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临床问题,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和其他器官黄染,可以表现为巩膜黄染、颜面、躯干、四肢甚至手心、足心,出现不同程度黄染。轻到中度黄疸仅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黄疸程度比较重,会导致胆红素脑病,也是核黄疸。孩子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尖叫、抽搐、角弓反张等。出现胆红素脑病情况,往往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在病情初期已经出现死亡。伴随黄疸的其他症状跟原因有关,如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败血症引起黄疸、发烧、体温不升、反应差、不吃不动、腹胀呕吐等;胆道闭锁引起黄疸、大便发白;其他遗传代谢病引起黄疸、转氨酶异常增高等。新生儿黄疸除有皮肤黏膜发黄外,还会因其病因出现其他症状。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26

56186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眼白黄要紧吗
新生儿黄疸眼白发黄要紧吗?新生儿黄疸是儿科的最常见的疾病是新生儿的多发病,眼白发黄是指巩膜黄染,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所致,巩膜黄染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不能作为判断新生儿黄疸程度的一个标准,还应该观察孩子的全身皮肤黄染的情况,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宝宝皮肤黄染的程度,只有面部的黄染为轻度的黄染,如果躯干皮肤有黄染,可以已经达到了中度黄染。一旦发现孩子的四肢,甚至手心、足心出现了皮肤黄染为重度的黄染,重度的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但是这种判定方式受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最为安全的做法应该进行胆红素的测定,来判断孩子的黄疸程度,可以去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经皮测定,胆红素进行初步的判断,一旦发现胆红素的升高,那么需要进行抽血化验胆红素,来进行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新生儿眼睛发黄,不需要太紧张,家长应该要看整个身体的状况,如果黄疸从身体延续到手心、脚心,要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时机,影响了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新生儿黄疸并不可怕,但是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56

2019-12-20

57290次收听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怎么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有照蓝光治疗,药物治疗,比如说肝酶诱导剂。再一个就是在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时候,也可以输出白蛋白。如果说是存在酸中毒的情况下,也会进行纠酸等治疗。
婴儿黄疸晒太阳怎么晒
婴儿晒太阳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做好婴儿的保暖工作,不可以让婴儿着凉了。其次,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给婴儿晒太阳,否则会降低了治疗效果;最后,给婴儿晒太阳,建议尽量增大婴儿的被晒面积,但是要保护好婴儿的会阴部以及眼睛。
03:14
新生儿黄疸指标多少算正常
在医学上,把出生在28天以内的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采用日龄胆红素或者是小时胆红素来进行风险评估。对于正常的新生儿黄疸指数最高约3毫克每分升,一般不超过10毫克至12毫克每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每分升。每天的胆红素升高
01:49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有用吗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会有一定的作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波长425~475纳米的蓝光以及波长510~530纳米的绿光,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另外,日光灯或者是太阳光,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疗效。经过太阳照射以后,新生儿体内的未结合胆红素就可以被氧化分解,从而达到黄疸消退的治疗效果。在给孩子晒太阳的时候,要尽量暴露皮肤。可以选择上午或者下午,光线不是太强烈而且避风的地方。也要注意,在给孩子晒太阳的时候,一定不要隔着玻璃,还要注意给孩子遮挡一下眼睛再进行照射,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给宝宝晒太阳的时间是上午以及下午各一次,每次进行两小时到三小时的时间。如果宝宝在经过日光灯,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之后黄疸不退,则还是应该给宝宝进行蓝光治疗。
03:09
新生儿黄疸不吃药可以吗
如果新生儿是属于生理性的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的治疗,主要是动态观察,适当促进孩子排便,要注意避免孩子出现饥饿等现象。这样,就可以加快黄疸的消退。一般来说,可以不吃药。如果要吃药,口服肠道益生菌就可以,可以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但是,对于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必须要进行治疗。否则,如果患儿的进行性胆红素升高就会容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就会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吃药,这种病理性黄疸自己是不可以退下去的。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照疗法(光疗)、白蛋白、碱化血液、肝酶诱导剂、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以及同步外周动静脉换血术。如果患儿在远期发生了后遗症,那就可以考虑高压氧治疗。另外,也要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
03:39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
一般情况下,对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有很多。想要预防新生儿黄疸,需要保证宝宝每天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在一些G6PD缺乏高发的地区,孕妇一定要忌食蚕豆,不管是任何烹饪方法都不可以吃蚕豆,也不要吃蚕豆制品。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健康没有影响,几天以后会自己消退。另外,要鼓励母亲尽早开奶,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半小时开奶,少量多次喂养,给婴儿服用益生菌,母亲多吃汤水类食物,促进泌乳。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如果母亲有肝炎史,或者是曾经生过病理性黄疸的婴儿,就需要进行产前测定血中抗体以及动态变化,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除此之外,夫妻双方如果血型不合,就应该定期做有关于血清学以及羊水的检查。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治疗可以是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是简单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光的作用下使未结合胆红素光异构化,形成构象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也就是光红素,上述异构体呈水溶性,它可以不经过肝脏处理,快速的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出去,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蓝光、绿光效果最好,平时的日光灯或者是太阳光也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蓝光箱中,两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挡,其余的部分裸露,用单面光或者是双面光照射,可采用连续的或者是间歇的照射方法,将胆红素降到7个毫克每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光疗的时候需要注意补充核黄素,注意适当的补充液体。另外,换血疗法能有效的降低胆红素换出已经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可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的掌握指征。一般地在光疗失败的时候,重症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都需要考虑换血治疗。应用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者是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运用一些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肝酶诱导剂比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对于早期溶血的患儿,可以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再一个是支持治疗,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的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3:42

2018-09-14

5569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