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孩呕吐、发热、头晕怎么办

61278次浏览

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身体因素,都免不了会生病,其中发烧就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的孩子体质较差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那么如果小孩出现了呕吐发烧头晕怎么办呢?

首先,需要明确发烧的症状是非常普遍的,引起发烧的原因也比较多,如胃肠道的症状肺炎,脑炎或者受凉感冒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都可以导致发烧的情况。

如果出现呕吐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具体的原因,如果是在咳嗽或者饮食之后导致的呕吐,有可能是因为咽喉部受到刺激而出现的呕吐症状,但是如果存在明显头疼,精神不好或者反复发烧治疗药物效果不好,有明显呕吐症状,有可能会传染脑炎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夏天,脑炎的情况发生是比较多的,有可能会出现呕吐,头疼,反复发烧,精神不好等症状,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一般需要进行住院输液治疗。

如果单纯的有胃肠道的症状,或者咳嗽的原因导致的呕吐,伴有发烧有可能是因为胃肠道症状原因,导致扁桃体发炎,支气管炎的原因导致,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出现胃肠道的症状需要注意减少饮食,少吃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可以吃点多潘立酮片,有利于缓解呕吐。

相关推荐

03:07
低头头晕怎么回事
低头的体位改变引起头晕,在临床常见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循环和血压。比如低血压、心衰、失血造成脑部血流相对供应不足,导致头晕,对症治疗就可以缓解。第二个原因,血管性的因素。比如骨科疾病、椎动脉型的颈椎病、合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低头的时候血管受到压迫,会加重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之后,可以服用颈复康颗粒缓解症状。第三个原因,血液科的疾病。血液成分不足,严重的贫血也会造成头晕,需要做血常规的检查、贫血系列的检查,甚至骨穿检查来明确病因。第四个原因,耳鼻喉科疾病,可能是耳源性的因素,内耳平衡系统受到破坏,比如外耳道的验证、美尼尔疾病等。第五个原因,耳石症。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考虑良性的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般情况下,低头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头晕,同时伴有视物旋转,严重的时候可能有恶心呕吐,一般持续不会超过一分钟,都是在特定的头的位置的时候会出现。头晕的时候可以观察到眼球转动、震颤,头位固定的时候,头晕的症状就可以很快缓解。产生的原因是患者平衡感受器内的耳石颗粒脱落,脱落的耳石会随着内耳淋巴液的流动而流动,刺激半规管的细胞膜,通过手法复位就可以缓解。
经常头晕头痛怎么回事
经常造成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的原因有很多。造成患者出现头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而引起的,比如脑缺血病变、脑部病变、小脑病变、脑外伤、癫痫等。患者存在于耳部疾病,比如美尼尔综合症、耳石症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症状出现。如果患者存在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有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也会出现以上症状。当患者存在颈椎骨退化时,会压迫局部的血管,从而出现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头痛症状出现。出现感冒、血脂较稠。脑动脉硬化病等,也会出现以上症状。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74894次收听

气的头晕是怎么回事
生气以后头晕,不排除是因为生气时交感神经过于兴奋,反射性引起的头晕、心慌等不适。另外,生气的时候很容易引起血压增高,由于血液对血管壁、大脑的刺激也会导致头晕头痛的表现。除此之外,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也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各种不适,如头晕眼花、胸闷、头痛等。中医认为经常生气会导致肝气郁滞,全身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包括大脑的部位血液循环也会发生紊乱,所以也能诱发头晕。人的情绪和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当情绪不好时很会容易引起各种躯体症状,平常要保持平常心,症状严重时可以辅助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75780次收听

心慌头晕想吐是怀孕吗
血压低压60正常。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的数值在60-89mmHg之间,当患者的血压在60mmHg左右,是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如果舒张压的数值低于60,就要考虑是由于低血压,但如果收缩压的数值高于90,就要考虑是由于高血压。一旦血压发生明显的变化,就会出现很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头晕、头胀、烦躁等症状,即可到当地医院进行血压监测和血常规检查,查明血压的实际情况之后,口服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0

95846次收听

吃海螺头晕多久会缓解
吃海螺头晕多久会缓解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海螺这种物质属于海鲜,里面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吃得过多的情况下会造成胃肠道的负担,从而使大脑出现一过性的缺血缺氧,引起头晕的现象。因此,如果只是轻度的头晕,通过充分的休息,或者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一般当天就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海产品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食用,部分患者对海产品可能会有过敏的现象,如果是严重的头晕,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的情况,那么需要引起重视,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10

62533次收听

得了头晕吃什么药呢
头晕这种疾病通常都是吃药控制,很多得了头晕的患者都是常年服药,但是即使这样也很难保证不再复发,有很多头晕患者都想知道还有哪些药物是适合头晕患者服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得了头晕吃什么药呢?
头晕是怎么回事呢
头晕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哦情况之后往往不知道原因,其实我们经常性所讲的头晕可能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原因比如:处于一种比较摇晃的环境中、身体中的疾病所带来的头晕不适的情况等等,在平时的生活中怎么会引起身体中的头晕呢,下面就来看一下我们的详细介绍。
头晕能彻底治疗吗
很多头晕患者都很想知道这个疾病是不是能彻底治好,因为治疗头晕的过程真的很漫长,还时不时的会复发,这些情况令患者感到非常痛苦,所以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们来和大家聊一聊看看头晕能彻底治疗吗?
为什么抽烟会头晕
许多人在抽烟后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脑供血不足而造成的。出现头晕的症状,可通过多喝水、卧床休息改善,严重时还应通过药物治疗。想要彻底改善头晕的症状,应积极戒烟,对健康也有好处。
02:59
头晕的症状有哪些
头晕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头沉,但广义的头晕也包括眩晕或者身体不平衡,不同部位的损伤或者不同病因的损伤,表现的头晕症状不一样。高血压或低血压都可以出现头晕、血压突然增高,患者出现头晕、头胀、眼发花,如果是低血压引起的头晕,患者从坐位到立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头晕。还有一些头晕合并其它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这在头晕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伴随症状,往往通过治疗头晕,恶心呕吐也可以缓解。如果是后循环缺血或梗死造成头晕,出现的症状可能就更多,患者表现为视物成双,看东西成双影,还有一些病人会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走路摇晃不稳,如果头晕合并这些症状,往往要提高警惕,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影像学检查。还有一些头晕,是由其它一些病因引起,像严重贫血或重度贫血,患者也会造成头晕,表现为面部苍白无力,可以进行血常规的检查。总之,头晕的伴随症状很多,要进行鉴别,去除病因,进行相应地治疗。
02:02
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头晕恶心想吐是颅内病变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所引起。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有多种,主要是患者的各种脑积水,肿瘤,以及炎症等等,可能导致颅压增高的疾病,都导致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和呕吐现象。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另外头晕,恶心,呕吐的患者,不一定是中枢性的疾病,可能内耳的疾病,也可能引起头晕以及恶心、呕吐。还有少见的原因主要是影响了小脑的平衡功能,以及前庭等功能等都可引起头晕和恶心、呕吐。
头晕应该做什么检查
头晕应该检查血液是否有问题,做颈部CT和脑血流图等检查。头晕是日常生活比较常见一种症状,首先检查血糖,血压的情况,抽血化验其次要考虑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通常是由于颈椎病,脑部原发性疾病等情况导致头晕。
语音时长 01:47

2018-09-21

58492次收听

01:59
头晕有哪些危害
头晕,会让患者感受到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危害很大。一般老人晕的时候,容易跌倒。所以,这个疾病本身,就会使患者在主观上,非常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下降,导致学生头晕,就不愿意去学校,或者觉得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另外,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患者摔倒。头晕有周围性头晕和中枢性头晕,如果是中枢性头晕,最常见的就是小脑、脑干病变,可以使病人出现共济失调、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四肢瘫痪。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意识不清,所以危害就是可以危及生命。如果是周围性眩晕,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摔倒、心悸等不适症状。所以,头晕的危害很大。对于患者而言,必须要明确是否是恶性头晕,要排除脑干或者是小脑的梗死、出血等致命性的疾病。
02:07
头晕的人平时如何调养
贫血的人,平时不要太累。有直立性血压下降的病人,平时要注意起身慢一点,可以用枸杞红枣泡水喝,如果血压下降相对比较低,可以加点人参泡水,炖鸡。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的人,应该吃药。所有头晕的人,在平时都要注意调养,起身要慢一点,注意劳逸结合,心态要平和。针对头晕,首先要找出头晕的原因。查明原因之后,根据具体病因,再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养。比如由于肝火引起的头晕,一般患者就会比较急躁、易怒。对于这种情况,从中医角度来看,肝火较盛,往上攻,就可以造成头晕的情况发生。而且,这种类型的病人往往发作较快,也会比较剧烈。这种情况下,中医会采用清肝火的方法来调养,或配合针灸,针刺太冲、期门等这种类型的穴位,就可以很快地缓解症状。
新眼镜戴着头晕怎么办
新眼镜戴着会头晕,可能有多种原因。如果只是戴眼镜觉得头晕,那就是眼镜的问题,建议重新检查配置;如果不戴眼镜也头晕,应该检查一下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