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什么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呈玫瑰红色斑丘疹。
1、病因与传播
幼儿急疹的病原体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病毒潜伏期通常为5-15天,6个月至2岁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可能与母体抗体消失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患儿在发热期具有传染性,皮疹出现后传染性显著降低。
2、典型症状
疾病初期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但患儿精神状态相对良好。热退后12-24小时内出现皮疹,从躯干向四肢扩散,呈直径2-5毫米的玫瑰色斑丘疹,压之褪色,无瘙痒感。可能伴有轻度咽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但通常无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3、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热退疹出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在非典型病例中,可通过血清学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或PCR检测病毒DNA确诊。需注意与风疹、麻疹、药物疹等发热伴皮疹性疾病鉴别。
4、治疗措施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保证充足液体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皮疹无须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通常2-3天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5、护理要点
发热期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配合药物控制体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2-24℃。皮疹期避免抓挠,衣着选择宽松纯棉材质。疾病恢复期可能出现烦躁、食欲减退,家长需耐心安抚并逐步恢复日常饮食。患病期间应隔离护理,避免接触孕妇及其他婴幼儿。
幼儿急疹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可完全康复。家长应注意观察有无持续高热不退、惊厥、嗜睡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感染。疾病痊愈后建议加强营养补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需注意避免短期内重复感染。日常养育中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定期清洁玩具和餐具,在流行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幼儿急疹是怎么引起的
- 2 什么是幼儿急疹
- 3 什么是幼儿急疹?
- 4 怎么确定幼儿急疹
- 5 幼儿急疹注意什么
- 6 幼儿急疹有什么特点?
- 7 幼儿急疹怎么处理
- 8 幼儿急疹是怎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