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怎么办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药物治疗、氧疗、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通常由宫内感染、分娩时感染、出生后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肺炎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家长需及时清理鼻腔和口腔分泌物,避免堵塞呼吸道。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球轻轻吸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和粉尘刺激。若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2、合理喂养
新生儿肺炎可能影响进食,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避免呛奶。母乳喂养时注意正确衔乳姿势,人工喂养选择适合的奶嘴孔径。喂奶后竖抱拍嗝,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若出现拒奶或进食量明显减少,需及时就医评估营养支持方案。
3、药物治疗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考虑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伴有喘息症状可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氧疗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可通过鼻导管或头罩给氧。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氧变化,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氧疗参数需由医生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家长不可擅自改变氧流量。
5、机械通气
严重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常用模式包括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期间需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评估肺部情况,并监测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撤机过程需逐步降低参数,避免呼吸肌疲劳。
新生儿肺炎护理需特别注意体温监测,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每日测量体重评估营养状况,记录出入量观察脱水情况。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出院后定期随访肺部听诊和胸片检查,观察有无后遗症。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母亲需保持均衡饮食。居家环境保持清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