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心脏病的区别有哪些
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而心脏病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疾病的总称,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多种类型。
冠心病特指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痉挛,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表现。其核心病理改变是心肌供血不足,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心脏病的范畴更广泛,涵盖心脏各层结构及传导系统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症状可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全身性表现。
从发病机制看,冠心病主要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关,属于后天获得性疾病。其他类型心脏病可能涉及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或病原体感染,如扩张型心肌病与基因突变相关,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诊断上冠心病依赖冠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而心脏病需结合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综合评估。
无论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均需长期规范管理。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日酒精摄入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其他心脏病患者应根据具体类型选择抗心律失常药或利尿剂。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