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怎么回事
婴儿腹泻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静脉补液、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
1、喂养不当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喂养不当容易导致腹泻。喂养不当包括喂养过量、喂养不足、喂养时间不规律、食物种类不合适等。喂养过量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喂养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肠道健康。喂养时间不规律会扰乱肠道生物钟。食物种类不合适如过早添加辅食或添加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刺激肠道。建议家长遵循科学喂养原则,按需喂养,逐步添加辅食,选择易消化食物。
2、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常发生在肠道感染后。乳糖不耐受会导致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引起腹胀、腹痛、腹泻。表现为大便呈泡沫状、酸臭味重。可通过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添加乳糖酶改善。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减少乳制品摄入。
3、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是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病毒会损伤肠黏膜,导致吸收功能障碍,表现为水样便、呕吐、发热。轮状病毒感染多发于秋冬季,大便呈蛋花汤样。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3-7天可自愈。治疗以预防脱水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严重呕吐腹泻需及时就医。
4、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会引起婴儿腹泻,多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细菌性腹泻常表现为黏液便、脓血便,伴有发热、腹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配合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5、寄生虫感染
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婴儿慢性腹泻。寄生虫会破坏肠黏膜,影响营养吸收,表现为长期腹泻、体重不增。大便检查可发现虫卵或寄生虫。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阿苯达唑颗粒等驱虫药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水果蔬菜要洗净,奶瓶餐具要消毒。
婴儿腹泻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表现。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适当稀释。可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高糖、高脂、高纤维食物。注意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涂抹护臀霜。腹泻超过3天无好转,或出现发热、呕吐、血便、精神差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平时要注意手卫生,定期消毒玩具,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