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要和接触性皮炎如何鉴别
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的鉴别主要依据发病诱因、皮损特征、病程进展及实验室检查。两者均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但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皮损边界清晰;急性湿疹病因复杂,皮损对称分布且边界模糊。
接触性皮炎通常由直接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如金属镍、染发剂、清洁剂等,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单一,去除诱因后较快消退。急性湿疹多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屏障缺陷有关,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面部、四肢屈侧,呈现多形性,易反复发作。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可明确致敏原,急性湿疹需结合病史排除其他皮炎类型。
接触性皮炎急性期以红肿、水疱为主,严重时出现大疱或坏死;急性湿疹除水疱外还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多阶段皮损。接触性皮炎瘙痒程度与接触物性质相关,湿疹瘙痒更持续剧烈。两者组织病理学均表现为海绵水肿,但接触性皮炎可见更多中性粒细胞浸润,湿疹以淋巴细胞为主。
治疗方面,接触性皮炎需立即脱离致敏原,外用糖皮质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急性湿疹需长期修复皮肤屏障,使用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日常应避免搔抓,穿着纯棉衣物,沐浴水温不超过37摄氏度。若皮损泛发或合并感染,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