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过敏性鼻炎怎样治疗
慢性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免疫功能异常、鼻黏膜屏障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
慢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需明确并远离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户外活动时佩戴口罩。过敏原检测有助于针对性规避,减少鼻黏膜反复受刺激导致的炎症反应。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改善纤毛运动功能。冲洗频率为每日1-2次,急性发作期可增加次数。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使用专用洗鼻器,避免呛咳。
3、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有效控制炎症,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可缓解打喷嚏和流涕。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适用于合并哮喘者。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滥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
4、免疫治疗
针对尘螨等明确过敏原者可进行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诱导免疫耐受。疗程通常持续3-5年,有效率较高但需定期复查,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下鼻甲肥大患者,可考虑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或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合并鼻中隔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过敏反应,防止复发。
慢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