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用什么中药
骨质疏松可遵医嘱使用骨碎补、淫羊藿、熟地黄、杜仲、补骨脂等中药。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中药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和证型辨证施治。
一、骨碎补
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筋骨痿软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其活性成分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常用剂型有骨碎补片、骨碎补胶囊。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二、淫羊藿
淫羊藿能补肾阳、强筋骨,常用于肾阳虚衰导致的骨质疏松。其含有的淫羊藿苷可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改善骨代谢。临床常用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仙灵骨葆胶囊等制剂。服用期间应监测肝功能。
三、熟地黄
熟地黄为滋阴补肾要药,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其多糖成分可提升骨密度,改善骨小梁结构。常见剂型包括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复方制剂。脾胃虚弱者需配伍健脾药物使用。
四、杜仲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其环烯醚萜类成分能促进胶原合成。常用于肾虚型骨质疏松伴关节酸痛,代表方剂有杜仲壮骨丸。高血压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量。
五、补骨脂
补骨脂能温肾助阳,其香豆素类成分可增加骨钙沉积。适用于肾阳不足型骨质疏松,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制剂包括补骨脂注射液、强骨胶囊等。阴虚内热及出血倾向者禁用。
骨质疏松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800-1000毫克,维生素D补充400-800国际单位,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避免吸烟酗酒,定期监测骨密度。中药治疗需持续3-6个月方能显效,期间应每2-3个月复诊评估疗效。若出现骨折风险较高时,需配合西药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骨质疏松是如何引起的
- 2 骨质疏松有哪些特点?
- 3 骨质疏松是怎样造成的
- 4 什么是骨质疏松
- 5 骨质疏松怎么引起的?
- 6 骨质疏松是怎样形成的
- 7 骨质疏松是怎么引起
- 8 骨质疏松是由什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