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灰指甲
灰指甲通常表现为指甲变色、增厚或变形,可通过症状观察和真菌检查确诊。主要判断依据有甲板浑浊发黄、甲面凹凸不平、甲质脆裂、甲床分离及伴随瘙痒等症状。
1、甲板浑浊发黄
早期灰指甲常见甲板失去光泽,呈现白色或黄色浑浊斑块,多从指甲游离缘或侧缘开始蔓延。可能与皮肤癣菌感染有关,需通过氢氧化钾镜检确认真菌存在。
2、甲面凹凸不平
真菌侵蚀会导致甲板表面出现横向沟纹或点状凹陷,严重时形成纵向嵴突。这种改变常见于红色毛癣菌感染,可能伴随甲周皮肤脱屑。
3、甲质脆裂
受感染的指甲会逐渐变脆,容易分层碎裂,修剪时产生粉末状碎屑。这种情况提示甲板角蛋白已被真菌酶解,需与外伤性甲损伤鉴别。
4、甲床分离
进展期可能出现甲板与甲床部分分离,形成中空区域并堆积角质碎屑。分离区常存在黄褐色分泌物,可能诱发继发细菌感染。
5、伴随瘙痒
约半数患者合并甲周皮肤瘙痒,特别是合并足癣时更明显。趾甲感染可能引发慢性甲沟炎,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
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选择透气的鞋袜有助于预防灰指甲。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口服特比萘芬片。治疗期间需定期修剪病甲,坚持用药至新甲完全长出,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