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少算正常

月经量在20-60毫升之间属于正常范围。月经量异常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经期出血量过多或过少。可通过观察卫生巾使用量、经期持续时间等初步判断月经量是否正常。
正常月经量的判断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周期规律性。每次月经总失血量在20-60毫升属于生理性范围,相当于每天更换3-5片普通卫生巾且无渗透现象。经期持续时间通常为3-7天,出血量在第二天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月经血颜色由暗红逐渐转为淡红,质地稀薄无血块。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周期性的轻微下腹坠胀或腰酸,这些伴随症状通常在经期结束后自行缓解。
月经量过少指每次月经总量少于20毫升,表现为经期缩短至1-2天或点滴出血。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度节食、卵巢功能减退等因素相关。月经量过多指超过80毫升,表现为每小时需更换卫生巾、夜间需起床更换、排出较大血块等。常见病因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长期月经量异常可能引发贫血、不孕等并发症,需通过妇科检查、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
建议女性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规律和出血量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出现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月经量异常,或伴随严重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激素类药物,或进行宫腔镜检查等进一步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