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自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家庭血压监测仪定期自测血压,主要方法包括选择合适设备、规范测量姿势、固定测量时间、记录数据对比、异常及时就医。
1、选择合适设备
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袖带气囊需覆盖上臂周长的80%以上。避免使用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测量误差较大。购买时注意查看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定期校准设备。
2、规范测量姿势
测量前静坐5分钟,背部挺直靠椅背,双脚平放地面。袖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裸露上臂或仅穿薄衣。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肢体。
3、固定测量时间
建议每日早晚各测1次,早晨选在起床后1小时内、服药前及早餐前,晚间选在睡前。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重复2-3次,取平均值。避免运动、吸烟、饮咖啡后30分钟内测量。
4、记录数据对比
使用血压记录本或手机APP详细记录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测量时间。每周计算平均值,就诊时携带完整记录供医生参考。注意观察晨峰血压和夜间血压波动情况。
5、异常及时就医
若多次测量血压超过135/85mmHg家庭自测标准,或出现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血压急剧升高至180/120mmHg以上时需紧急处理。
高血压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整体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