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人大便失禁可能由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神经系统病变、直肠感觉异常、肠道炎症、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1、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肛门括约肌逐渐松弛退化,收缩力下降导致控便能力减弱。长期便秘或分娩损伤也可能造成括约肌功能障碍。可通过提肛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2、神经系统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会干扰排便反射弧。马尾神经受压时可能伴随下肢麻木。需治疗原发病,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
3、直肠感觉异常
直肠黏膜感觉迟钝会导致便意感知延迟,常见于慢性直肠炎或放射性肠炎。患者可能同时出现黏液血便。可尝试生物反馈治疗,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4、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引发的腹泻易诱发失禁,多伴有腹痛、发热。需完善肠镜检查,应用美沙拉嗪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散等控制炎症。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痴呆患者常出现认知性失禁。需心理疏导,阿尔茨海默病可使用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
日常需保持高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时如厕训练。使用成人护理垫时注意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建议记录排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家属应耐心协助老人进行康复锻炼,必要时到消化内科或老年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