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托槽掉了怎么办
牙套托槽掉了可通过重新粘接托槽、调整饮食、避免外力刺激、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复诊等方式处理。托槽脱落通常由进食硬物、外力撞击、粘接剂失效、口腔清洁不当、牙齿移动异常等原因引起。
1、重新粘接托槽
托槽脱落需尽快联系正畸医生重新粘接。医生会清除残留粘接剂,使用光固化树脂等材料重新固定。若脱落超过24小时未处理,可能导致钢丝移位或牙齿偏离矫正轨道。粘接后需避免即刻进食过硬食物。
2、调整饮食
暂时避免咀嚼坚果、硬糖、冰块等坚硬食物,减少排骨、苹果等需啃咬的食材。建议选择粥类、软面包、豆腐等软质食物,用后牙咀嚼降低托槽受力。碳酸饮料可能腐蚀粘接剂,矫正期间应限制饮用。
3、避免外力刺激
禁止用手拨弄松动托槽或钢丝,避免打球、拳击等可能撞击口腔的运动。睡眠时使用防护牙托可减少磨牙对托槽的磨损。若托槽仅部分脱落但仍挂在钢丝上,切勿自行扯下以免损伤牙釉质。
4、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正畸专用牙刷配合单束毛刷清洁托槽周围,饭后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含氟漱口水可预防脱矿,但需避开刚脱落的托槽部位以免刺激。临时用正畸蜡覆盖脱落后露出的钢丝尖端,防止刮伤口腔黏膜。
5、及时复诊
托槽频繁脱落可能提示粘接技术或咬合问题,需调整矫正方案。医生可能更换更牢固的金属托槽或改用自锁托槽系统。对于后牙区反复脱落的托槽,有时需配合颌间牵引调整咬合力分布。
矫正期间建议随身携带正畸应急盒,内含保护蜡、小型剪刀等工具应对突发情况。每月定期复查时主动反馈托槽使用感受,医生可根据个体情况优化粘接强度。日常避免用门牙直接啃食,改用刀叉分割食物能显著降低脱落概率。若脱落托槽丢失,需支付额外费用补配,故发现松动应立即保存并联系诊所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