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人骨折怎么治
90岁老人骨折通常需要根据骨折类型和身体状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主要处理方式有卧床制动、石膏固定、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支架、康复训练等。
1、卧床制动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需保持患肢中立位,使用软垫支撑防止压疮,定期翻身预防肺炎和静脉血栓。家属需协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
2、石膏固定
针对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四肢骨折,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8周。固定期间需观察末梢血运,防止石膏压迫导致皮肤坏死。可配合骨肽注射液等促进骨愈合药物。
3、内固定手术
对移位明显的髋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在评估心肺功能后可行髓内钉、钢板螺钉固定。术后需预防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可静脉滴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辅助恢复。
4、外固定支架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通过体外支架维持骨折端稳定。需每日消毒针道预防感染,可使用接骨七厘片等中成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床上坐起、站立平衡训练,配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仪促进骨痂形成。营养补充重点包括钙尔奇D片、蛋白粉和维生素K2软胶囊。
护理期间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每日摄入不少于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3滴剂和碳酸钙颗粒,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建议使用防褥疮气垫床,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若出现发热、患肢肿胀加剧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