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长期偏高的危害有什么
尿酸长期偏高可能引发痛风、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等疾病,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长期超过正常范围会对多器官造成损害。
1、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可诱发急性痛风发作,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慢性期需配合别嘌醇片或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治疗。
2、尿酸性肾病
尿酸结晶沉积在肾间质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后期可能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还可能引起急性尿酸性肾病,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损伤。需通过碱化尿液、控制尿酸水平等措施保护肾功能。
3、泌尿系统结石
尿酸在尿液中溶解度低,易形成纯尿酸结石或混合性结石。结石可能引起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促进排出,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4、心血管损害
高尿酸血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风险。尿酸可激活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控制尿酸水平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
5、代谢紊乱
高尿酸常伴随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尿酸水平升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影响血糖控制。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对调节尿酸代谢至关重要。
尿酸偏高者需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受凉,定期监测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出现关节肿痛、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降尿酸药物,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长期控制尿酸在理想范围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