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紊乱是怎么回事
骨关节紊乱可能由关节退行性变、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反应、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手法复位、手术矫正等方式治疗。
1、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变薄,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平整,导致关节活动时出现摩擦和错位。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肥胖人群。患者常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时疼痛,休息后缓解。可通过减轻体重、避免过度负重、补充氨基葡萄糖等方式延缓进展。
2、外伤
关节受到外力撞击、扭伤或长期重复性损伤后,可能导致关节囊松弛、韧带撕裂或关节面错位。急性损伤后会出现关节肿胀、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慢性劳损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不适。需要及时制动休息,严重者需进行关节镜探查或韧带修复手术。
3、先天性发育异常
部分人群存在关节结构先天发育不良,如髋臼发育不良、膝关节外翻等,导致关节受力不均,容易发生半脱位或反复错位。这类问题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开始显现,可能伴随步态异常。早期可通过矫形支具矫正,严重者需进行截骨矫形手术。
4、炎症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关节滑膜炎症,引起关节肿胀、破坏和畸形。患者常伴有晨僵、多关节对称性疼痛。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配合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
5、代谢性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因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可引起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假性痛风则是焦磷酸钙结晶沉积所致。需通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长期治疗,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片缓解症状。
骨关节紊乱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性运动,避免爬山、爬楼梯等加重关节负担的活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以及含有胶原蛋白的猪蹄、鱼皮等食物。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可使用护膝、护腕等支具保护脆弱关节。若出现关节持续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关节功能永久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