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嘴巴更凸了怎么回事
矫正牙齿后嘴巴更凸可能与正畸方案设计、牙齿移动方向、骨骼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调整矫治器、配合颌面肌肉训练等方式改善。
1、正畸方案设计
部分正畸治疗未充分考虑牙弓宽度与颌骨协调性,过度内收前牙可能导致后牙区支撑不足,使嘴唇相对前突。这种情况需重新评估咬合关系,采用扩弓器或交互牵引等辅助装置调整力系分布。临床常见伴随牙齿拥挤度改善但颏部后缩现象,需联合正颌外科会诊制定方案。
2、牙齿移动方向偏差
矫治过程中牙齿倾斜移动而非整体移动时,牙根位置未同步改变会造成牙冠过度舌倾,导致唇部组织失去支撑而外突。可通过更换托槽类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控制牙齿三维移动,必要时配合正畸蜡重塑牙槽骨改建方向。患者可能出现前牙开合或深覆盖加重。
3、颌骨发育异常
青少年患者在矫治期间若存在下颌骨生长不足或上颌骨过度前突,可能放大凸面型特征。需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区分牙性与骨性问题,对仍处生长期患者可使用功能性矫治器如Twin-block导下颌向前,成年患者则需正颌手术干预。常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症状。
4、软组织代偿变化
牙齿位置改变后唇肌张力平衡被打破,可能出现口轮匝肌适应性肥厚或颏肌松弛。建议进行吹气球训练增强肌功能,配合透明保持器维持治疗效果。部分患者会主诉发音清晰度下降或闭唇困难,需6-12个月观察软组织改建。
5、矫治器选择不当
隐形矫治器对垂直向控制较弱时,可能引发磨牙伸长导致下颌顺时针旋转,使颏部后缩显现。可更换为固定矫治器配合颌间橡皮筋垂直牵引,严重者需暂时性粘接咬合垫。此类情况多伴随前牙区牙龈暴露量增加。
矫正期间出现凸嘴现象应及时复诊,通过头颅侧位片和三维扫描评估牙槽骨改建情况。日常需避免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使用正畸专用牙线清洁托槽周围,定期进行口腔肌肉功能训练。若伴随严重骨骼畸形,成年后可考虑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实现面部美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