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肛裂有哪些症状
经常肛裂主要表现为排便疼痛、便血、肛门瘙痒、排便困难以及肛门紧缩感。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可能与便秘、腹泻、分娩创伤等因素有关。
1、排便疼痛
排便时肛门出现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是肛裂的典型症状,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排便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但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再次加重。疼痛程度与裂口深度有关,新鲜裂口疼痛较轻,慢性裂口因反复损伤疼痛更明显。患者常因恐惧疼痛而刻意减少排便次数,反而加重便秘。
2、便血
排便时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是常见表现,出血量一般较少。血液不与粪便混合,多因坚硬的粪便擦伤裂口导致。慢性肛裂可能因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出血而出现持续性少量渗血。若出血量较大或颜色暗红,需警惕其他肛肠疾病。
3、肛门瘙痒
裂口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局部潮湿瘙痒,尤其常见于慢性肛裂。反复抓挠可能导致皮肤苔藓样变或继发感染。瘙痒在夜间或排便后更为明显,长期不愈的肛裂可能因瘢痕形成影响肛门闭合功能,加重分泌物渗出。
4、排便困难
患者因恐惧疼痛主动抑制便意,导致粪便在直肠内滞留水分被过度吸收,形成干硬粪块。排便时需过度用力可能造成裂口扩大或新发裂伤。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不尽感,与肛门括约肌持续痉挛有关。
5、肛门紧缩感
慢性肛裂因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肛门括约肌纤维化,表现为肛门持续紧缩不适。指检时可触及肛门张力明显增高,严重者可能出现肛门狭窄。这种紧缩感在排便后尤为显著,常伴随肛门坠胀等不适。
日常应注意保持大便松软通畅,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适量饮用温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15分钟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慢性肛裂可能需要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等药物或接受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