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症状和怎么治疗
糖尿病前期症状主要有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劳乏力、视力模糊等,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糖尿病前期通常由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口渴多饮
糖尿病前期患者常因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刺激口渴中枢出现持续性口渴。患者每日饮水量可能超过3000毫升但仍感口干,尤其在夜间症状加重。建议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含糖饮料,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无糖茶饮。
2、多尿
血糖超过肾糖阈时会出现尿糖阳性,高渗性利尿作用使排尿次数和尿量明显增加,每日尿量可达2500-4000毫升。夜间起夜超过2次需警惕,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糖阳性。保持会阴清洁防止尿路感染,必要时使用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体重下降
尽管食欲正常或增加,但因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导致体重减轻。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应排查糖尿病,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并配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同时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
4、疲劳乏力
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血糖供能,伴随电解质紊乱会出现持续倦怠感。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能量代谢,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必要时使用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5、视力模糊
高血糖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可导致暂时性屈光不正,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需每年进行眼底检查,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使用西格列汀片调节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前期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上采用低升糖指数膳食,每餐搭配蔬菜200克以上,限制精制碳水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骑车、太极拳,避免连续静坐超过1小时。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复查OGTT试验。出现手脚麻木、伤口不愈等神经血管症状时需及时就医,禁止自行调整降糖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