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腹骨勾位置到坐骨神经位置怎么办
乳牙和恒牙的主要区别在于萌出时间、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乳牙共20颗,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至2岁半萌出;恒牙共28-32颗,6岁左右开始替换乳牙。乳牙牙冠较小、牙根短且易吸收,恒牙牙冠大、牙根长且坚固。
1、萌出时间差异
乳牙从婴儿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下中切牙,2岁半左右完成全部乳牙列。恒牙从6岁第一恒磨牙萌出开始,至12岁左右完成除智齿外的替换过程,智齿可能延续至成年后萌出。乳牙存在生理性根吸收现象,为恒牙萌出腾出空间。
2、牙齿数量不同
完整乳牙列包含8颗切牙、4颗尖牙和8颗乳磨牙,上下颌各10颗。恒牙列包含8颗切牙、4颗尖牙、8颗前磨牙和8-12颗磨牙含智齿,数量较乳牙多8-12颗。第三恒磨牙智齿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先天缺失。
3、解剖结构区别
乳牙牙冠颜色更白且釉质较薄,牙颈部明显缩窄,咬合面沟窝较浅。恒牙牙冠呈淡黄色,釉质厚度约为乳牙2倍,牙根更长且分叉角度小。乳磨牙牙根分叉大以容纳下方恒牙胚,X线可见恒牙胚位于乳牙根方。
4、功能特点差异
乳牙承担儿童期咀嚼、发音及颌骨发育引导功能,其存在为恒牙预留萌出空间。恒牙作为终身使用的牙齿,咬合力可达乳牙3倍,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对建立正常咬合关系起关键作用,过早缺失会导致邻牙倾斜移位。
5、临床处理区别
乳牙龋坏需及时治疗防止影响恒牙胚,但接近替换期可考虑拔除。恒牙缺损需尽量保留,采用嵌体、全冠等修复方式。乳牙根管治疗需使用可吸收糊剂,恒牙则采用永久性充填材料。正畸治疗通常在恒牙列建立后进行。
维护乳牙健康对恒牙正常萌出至关重要,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每日两次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的习惯,避免夜间奶睡。6岁起需定期检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情况,恒牙完全萌出后可考虑正畸评估。乳牙早失需佩戴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移位导致恒牙萌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