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人肺炎如何治疗

54693次浏览

老年人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祛痰止咳、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误吸和慢性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病毒性肺炎可选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

2、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氧疗,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2%-9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性氧疗,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家庭氧疗每日不少于15小时,注意用氧安全。

3、祛痰止咳

痰液黏稠者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剧烈干咳影响休息时,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片镇咳。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配合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4、营养支持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恢复,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2-1.5克计算。吞咽困难者可采用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营养液。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增强免疫功能。

5、并发症防治

密切监测电解质和心功能,预防心力衰竭。卧床患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避免感染加重。出现意识改变需警惕脓毒症休克。

老年人肺炎恢复期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24摄氏度,湿度50%-60%。康复阶段可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病灶吸收情况。季节交替时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感染风险。出现发热、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1:42
深呼吸肺部有拉风声怎么办
深呼吸的时候,听见有拉风箱的声音,或者是蜂鸣的声音,类似于小鸡叫的这种声音,往往提示可能出现了气道的痉挛,有的人可能是喉头水肿,也可能是气管儿或者是支气管的痉挛,一定要注意鉴别。气道的痉挛常见于支支气管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外还有喉头的过敏,喉部水肿。婴幼儿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误吸所导致的。一些老年人、肺功能差的病人或者是合并有气道肿瘤的病人,亦或是一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有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衰的患者,都可能会出现这种类似于呼吸后有拉风箱的声音,所以具体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后来明确这种声音出现的原因,好没
03:18
新冠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者丧失为首发症状,少数的病例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结膜炎、腹痛、腹泻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要及时隔离,确诊者可以多人一屋,疑似者必须每人一屋,对症治疗为主,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的热量,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给与有效的氧疗,在治疗过程当中要注意识别危重症,积极治疗并发症。
双肺慢性炎症是什么意思
双肺慢性炎症的意思其实是指由于感染的细菌或者是病毒支原体造成的疾病,很有可能会出现咳嗽、痰多、胸闷、呼吸不畅等情况反复发生,严重的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所以是需要进行积极治疗的。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就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随时做好复查就可以了,定期到医院做一个肺部CT的检查,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双肺慢性炎症是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在饮食和生活上适当的做一些调整,在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尽量不要抽烟和酗酒,也不要长时间呆在有粉尘的空间之内,注意环境的清洁。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74111次收听

痰培养一般要几天
普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痰液培养一般需要三至五天才能出结果;如果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痰液培养可能需要2~6周才能够出结果。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痰,培养出结果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呼吸系统感染疾病需要进行痰液培养,以确定诱发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常见的致病菌种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病毒等。根据痰液培养的结果,可选择针对性的敏感抗生素,有效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以免耽误病情,加重症状,延长治疗时间。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90636次收听

新冠肺炎吃什么水果好
得了新冠肺炎可吃苹果、香蕉、猕猴桃、火龙果等水果。第一,苹果。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吃苹果还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缓解口干、口渴的症状。第二,香蕉。香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可给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第三,猕猴桃。猕猴桃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帮助增强免疫力。第四,火龙果,火龙果中富含维生素C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77440次收听

新型肺炎致死的原因是什么
新型肺炎致死原因可能和呼吸衰竭、心肌损害、器官衰竭、脓毒症休克等有关。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导致新型肺炎死亡的原因,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的心肌损害也会引起新型肺炎致死。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维持正常的心功能。新型冠状肺炎还会导致全身心的器官衰竭,对于肝肾功能造成极大的损伤。如果感染比较严重会造成脓毒症休克,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最终造成患者死亡。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0

98926次收听

大叶肺炎会传染吗
在临床上一般认为大叶性肺炎这种疾病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所以适当的增加对于大叶性肺炎这种疾病的了解也是非常关键的,并且一般认为这种疾病是需要通过治疗以后才有可能恢复身体方面的健康的,那么究竟大叶肺炎会传染吗,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肺炎会不会传染人
一般情况下,细菌性肺炎是不会传染人的,只有少数病毒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肺炎的护理要注意该如何用药
小儿肺炎的护理在这个气候变化大,容易感冒的春季特别需要当心。对于这种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针对小儿脆弱的体质,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上要牢记医生的嘱咐,对用药千万不能马虎。在小儿肺炎的护理同时需切记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由于小儿抗病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婴儿病情容易反复,当家长发现小儿呼吸快,呼吸困难
治肺炎的药
细菌性肺炎可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肺炎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病情较重时可加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病毒性肺炎可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高温杀死吗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使用高温杀死,在温度为56度的水温当中持续加热半个小时及以上时间就可以让蛋白质变性,让其失去传染可能性。而在平时对可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物体进行消毒时,就可以采用用水持续性加热的方法,还可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的方式进行消毒。
02:08
疫情期间孩子能接种疫苗吗
疫情期间如果孩子没有疾病,可以接种疫苗,但是也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情况。因为有些地区疫情比较严重,孩子出来时就势必要和外界接触,而且可能会有人群的聚集,所以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决定是不是能够打疫苗。有一些比较严重的地区,可能现在已经暂停疫苗的接种。再有注意孩子的机体状态,如果孩子出现了咳嗽、发烧或者一些其他的身体不适的时候,也是要延缓疫苗。如果这个时候接种疫苗,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发热或者抵抗力下降,反而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又感染了新的疾病。
02:32
新冠肺炎做CT能查出来吗
CT是诊断新冠肺炎的主要手段,通过CT检查可以将新冠肺炎分为轻度、普通、重度、极重几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CT所检查出来的影像有所区别,轻度和普通型新冠肺炎,肺里呈现很淡的磨玻璃阴影,重度与极重患者,会出现多发、实变、激化类的磨玻璃阴影,甚至出现白肺。对于轻度和普通类型的病人,有时需要采用高分辨率CT,也就是HRCT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第一次没有看到明显肺炎征象,应隔一两天再进行复查,因为新冠肺炎变化很快,隔段时间就能发现问题。
小叶性肺炎怎么办
小叶性肺炎治疗主要通过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进行综合治疗。且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炎,本病发多发生于小儿、老年人以及体弱多病者。最常见病因为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谓二者混合感染,发病病因可能因为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诱发。典型的症状,可表现为起病急骤,可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度到39度,可伴有咳嗽及咽部痰声同时伴有气促,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胸部体征草早期可不明显,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捻发音。诊断根据急性起病,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有肺炎的改变进行诊断,药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如果病毒感染,特别是流感病毒感染,可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其他细菌的感染,可以应用头孢菌素类或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护理需通风保暖,清淡、高营养饮食,同时注意休息。
语音时长 02:16

2020-02-10

53918次收听

02:06
支气管肺炎多久能治愈
由于支气管肺炎致病菌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所以具体治愈时间也是有很大差异的,短则一周治愈,长有可能会需要六周以上时间。如果是受到细菌感染,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一般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得到缓解、体征恢复了以后,一般还需要继续治,大多需要治疗三到五天。根据致病菌的不同,肺炎链球菌的疗程是七到十天;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感染可能需要十到十四天;葡萄球菌肺炎治疗时间可能会大于六周以上。具体的治疗时间和患者的体质感染的病原菌和它的严重程度都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