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有臭味怎么回事
来月经有臭味可能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卫生巾更换不及时、经血滞留、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阴道炎
阴道炎是导致经期异味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念珠菌、滴虫等病原体感染有关。患者除异味外,还可能伴有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药物治疗。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2、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可能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经期可能出现下腹坠痛、发热及经血异味。需做妇科检查及超声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
3、卫生巾更换不及时
经血在卫生巾上滞留过久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建议每2-3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量多时需更频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巾,避免使用含香精的产品刺激外阴。
4、经血滞留
宫颈狭窄或经血排出不畅可能导致经血在阴道内滞留,氧化后产生异味。可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帮助经血排出。若伴随严重痛经需排查器质性疾病。
5、细菌感染
经期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常见于频繁使用护垫、游泳或盆浴后。表现为经血颜色发暗、有腐臭味。需做白带常规检查,确诊后可外用复方黄松洗液清洗,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
经期需特别注意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阴道酸碱平衡。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若异味持续或伴随发热、剧烈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