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湿疹中药治疗方法是什么

2467次浏览

湿疹的中药治疗主要有内服汤剂、外用洗剂、中成药、针灸疗法和饮食调理五种方法。湿疹多由湿热蕴肤、血虚风燥或脾虚湿盛引起,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渗液或脱屑,需根据证型选择针对性方案。

1、内服汤剂

湿热型湿疹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含龙胆草、黄芩等成分,可清热利湿。血虚风燥型适用当归饮子,含当归、白芍等养血润燥药材。脾虚湿盛型推荐参苓白术散,含党参、茯苓等健脾化湿成分。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组方,避免自行配伍。

2、外用洗剂

苦参汤外洗可缓解急性期渗液,含苦参、黄柏等抑菌止痒成分。马齿苋煎水湿敷适用于糜烂皮损,具有收敛消炎作用。皮肤干燥脱屑可用紫草油外涂,紫草素能促进创面修复。外用前需清洁患处,出现灼热感应立即停用。

3、中成药

湿毒清胶囊含地黄、黄芩等,适用于湿热型湿疹伴便秘者。肤痒颗粒含地肤子、白鲜皮,对瘙痒明显者效果较好。消风止痒颗粒含荆芥、防风,适合风邪偏盛引起的皮疹游走。需按说明书剂量服用,避免与西药抗组胺药叠加使用。

4、针灸疗法

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针刺可调节免疫,减轻慢性湿疹反复发作。耳穴贴压取肺、神门等区域,对夜间瘙痒有缓解作用。艾灸足三里能改善脾虚型湿疹的消化不良症状。皮肤破损处禁止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5、饮食调理

薏苡仁赤小豆粥可利水渗湿,适合湿热型患者日常食用。山药茯苓羹能健脾益气,改善脾虚型湿疹的乏力症状。忌食海鲜、辛辣等发物,急性期减少牛羊肉摄入。可适量饮用菊花决明子茶辅助清热。

中药治疗湿疹需坚持2-4周方能显效,治疗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如出现皮疹扩散、发热等加重表现,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慢性湿疹患者可配合八段锦等养生功法调节体质。

相关推荐

顶羽菊的好处与功效
顶羽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湿热淋证等病症。顶羽菊的主要作用包括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缓解泌尿系统感染等。
是脂溢性脱发怎么办
脂溢性脱发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使用药物、激光治疗、植发手术等方式治疗。脂溢性脱发通常由遗传因素、雄激素水平异常、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炎症、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哮喘是肺的问题还是气管的问题
哮喘是气管和肺部共同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涉及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高反应性及肺部炎症反应。哮喘的发病机制与气管痉挛、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以及肺部小气道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
痔疮刀口不愈合怎么办
痔疮刀口不愈合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调整饮食结构、外用药物、红外线照射、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痔疮术后创面延迟愈合通常与感染、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排便刺激、瘢痕体质等因素有关。
刚做完肠镜可以吃什么
消化不良、胃溃疡和胃炎可通过典型症状、发病机制及检查手段区分。主要有胃黏膜炎症、胃酸侵蚀黏膜深层、功能性胃肠紊乱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