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肠炎怎么办
宝宝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物理降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宝宝肠炎期间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减少奶量或更换为低乳糖奶粉。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烂面条等。避免给宝宝吃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补充水分
肠炎容易导致宝宝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引起脱水。家长需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溶液。如果宝宝不愿意喝补液盐,也可以适当喂食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观察宝宝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囟门凹陷等脱水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3、使用药物
宝宝肠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性肠炎,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对于病毒性肠炎,可以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切勿自行给宝宝使用止泻药,以免影响病原体排出。
4、物理降温
部分肠炎宝宝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家长可以使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擦浴,也不要给宝宝穿过多衣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烧药。
5、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血便、精神萎靡、明显脱水等症状,家长需要立即带宝宝就医。对于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就应该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宝宝肠炎期间,家长需要注意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症状变化,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肠炎恢复期间,饮食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恢复正常饮食。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2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3 肠炎和结肠炎有什么不同
- 4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肠炎
- 5 有了肠炎怎么处理
- 6 肠炎什么引起的
- 7 什么能引起肠炎
- 8 什么叫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