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什么意思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心力衰竭通常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而来,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损伤或负荷过重,逐渐影响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典型表现。体液潴留可引起下肢水肿、腹水,严重时可能发生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
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2-3克以内,避免加重水钠潴留。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度。监测每日体重变化,若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服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