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心脏病学是什么
介入心脏病学是通过导管技术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学科,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介入、心脏电生理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等治疗方式。
介入心脏病学采用微创技术,通过血管穿刺将导管送入心脏或血管病变部位进行诊疗。冠状动脉介入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解决血管狭窄问题。心脏电生理介入主要针对心律失常,通过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恢复正常心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封堵、瓣膜修复等新技术,避免传统开胸手术风险。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影像技术为精准治疗提供支持。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
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有助于心脏康复。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穿刺部位沾水或受压。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心脏病有叫室早心脏病吗
- 2 心脏病心脏病的症状
- 3 什么是心脏病
- 4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
- 5 心脏病有哪些特点
- 6 心脏病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
- 7 心脏病严重吗
- 8 心脏病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