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种类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12-3063263次播放
视频内容:
常见的心脏疾病种类目前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肿瘤、除了心脏之外的大血管疾病等。
一、风湿性心脏病,统称为心脏瓣膜病。
二、先天性心脏病,如妊娠期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而导致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心脏结构异常。
三、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病,它是因为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肥厚,逐渐导致心脏增大。
四、肺心病,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肥大。
五、冠心病,目前在整个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
六、心肌病,如扩张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
七、心脏肿瘤,如心脏粘液瘤。
八、除了心脏之外的大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34岁还能生二胎吗
如果女性的体质比较好,34岁一般能生二胎。若是患有疾病,体质较差,通常不能生二胎。妊娠后,女性若是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做针对性治疗。1.能生:女性34岁,身体素质较好,一般可以生二胎,因为34岁不属于高危产妇。在妊娠期间,女性需做好产前检查,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红柿、菠菜、葡萄等,可保证摄入的营养足够充分,有助于保证胎儿健康。2.不能生:如果34岁女性身体素质较差,患有心脏病或妇科疾病,此时一般不能妊娠,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能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女性妊娠后,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作息规律,提高睡眠质量,妊娠早期、晚期避免性生活,妊娠中期可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

心慌气短胸闷一般是什么原因
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生理性: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或是精神过度紧张时可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另外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如饮酒、喝浓茶、咖啡后也可出现。二、病理性: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类患者可口服心通口服液,能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功效。2.心律失常。随疾病发展,患者发病早期可有心慌、胸闷、出汗、乏力、憋气等症状。3.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患者会在活动时出现气促、胸闷等症状。4.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睡眠障碍等自主神经紊乱相关症状。

左心室肥大吃什么药
药物主要包括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即ARB,钙离子拮抗剂即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I利尿剂和贝塔受体阻滞剂。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左心室肥厚,首选为ARB类药物,如坎地沙坦、氯沙坦。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心肌的改变,主要包括有心室壁的增厚,心肌重量的增加等心肌重塑,高血压是其主要的病因,左心室肥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故有效的控制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

左边肋骨里面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左侧肋骨里面隐隐作痛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原因:一、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一般除了疼痛之外,有可能会合并有胸闷、憋气、心慌等相关病症。如果出现这些相关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二、肺部疾病,比如大叶性肺炎及各种间质性肺炎,还包括结核引起的结核性胸膜炎等,都可能会引起左侧肋骨里面隐隐作痛。三、胸壁或胸廓的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肋软骨炎。肋软骨炎一般会累多根肋骨,胸壁会出现明显压痛。四、一些少见的疾病,比如肺栓塞也会导致的左侧肋骨里面的疼痛。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需要治疗吗
心脏病早搏怎么办
心脏病常用药有哪些

心脏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他汀类药物等等。心脏病中冠心病是主要的心脏病类型。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来说,血栓的形成是发生血管事件最关键的环节。血栓形成处于核心的内容是抗血小板的治疗。第一,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主要的作用机理是抗血小板,可有效的阻止血栓形成。因此,建议冠心病患者,每天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到100毫克,能有效的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第二,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属于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的发生。服用硝酸甘油时有几个注意事项,尤其是首次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最好采用坐位,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晕倒。服用硝酸甘油时,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头胀的症状,这是由于血管扩张造成,不需特殊处理,一般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患者出现胸疼后,服用硝酸甘油一般在一两分钟左右缓解。如果不能缓解的患者可连续服用三次,胸痛仍没有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防止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跳每分钟多少次正常

成人的正常心率标准一般是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率超过这个范围,就属于异常状况。如果心率低于60次每分,属于心动过缓,心率超过100次每分,就属于心动过速。对于儿童来说,心率会偏快。比如心衰的正常心率是每分钟120~140次,1岁的儿童正常心率是每分钟110~130次,2岁到3岁的儿童正常心率是每分钟100~120次,4岁及以后的儿童正常心率接近于正常成年人。心率的异常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还可能某些药物引起。生理状态心律异常,多见于运动员或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可能会低于60次每分。正常人在运动状态下,情绪激动等因素刺激下,心率可能会超过100次每分,这属于生理状态。只要祛除引起心动过速的因素,心率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病理性的心跳异常可见有多种疾病,比如各种心脏方面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各种感染、发烧等,还有某些药物引起,比如阿托品、异丙肾、β受体阻滞剂等。
心慌怎么办

出现心慌后,根据心慌诱因积极治疗。若为心脏病变引起,借助调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类药物治疗;对全身疾病或心理障碍引起,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即可,必要时去心理门诊就诊。心慌是患者自身异常感觉,如总觉得心里发慌,不踏实,可见于多种原因性心律失常,如过早搏动、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慌颤动、心慌不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综合症、心功能不全、预激动综合症、心脏神经症等,也可见于生理状态以及正常生理状态下窦性心律不齐。精神过于紧张、抽烟、喝酒、喝浓茶、过度疲劳、失眠、压力过大等,也易诱发心慌症状发生。一般只要去除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因素,就可改善症状,没必要用药物治疗。病理性心慌,可见于心脏之外其疾病。心脏疾病引起心慌,首先针对心脏方面疾病治疗,检查心慌感受属于哪类情况。偶发早搏可不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用抗心律失常药,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治疗;缓慢性心律伤,可用β受体兴奋剂;贫血、甲亢、发热、低血糖甚至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心慌,只要针对疾病治疗就可以;心理障碍或者更年期综合症,可用相应治疗措施,必要是去心理门诊就诊。
心脏病发作时该怎么办
心脏病发作的时候,要胸外按压,保持呼吸畅通,人工呼吸,及时服用药物,不要乱动等,不同心脏病发作患者,情况不同它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对于心脏病发作的时候,最好就是及时送往医院就诊,让专业的医生急救,效果会更好一些。